


新浪乐居深度报道记者 董文艳/文
当营口盐厂退休职工老翟决定去看工作过30年的盐厂旧址时,他看到了中国大部分城市新区建设的真相。乐居深度报道汇总》》
在营口市区南部,盐滩上建起了距市中心5公里、总规划面积252平方公里的沿海产业基地,它被当做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之一,七年前规划落地,如今已结束一期建设,为一大片住宅楼所覆盖。
双休日,老翟与其他前同事骑电动车一路过去,宽阔的路面两边随处可见空置的新建住宅楼,人车稀少,一些工地上塔吊悬停,“盖不动了,就停在这。”老翟说,“光这些盖好了的,也没见人买。”
和许多踩着中国城镇化鼓点跃进的三线小城一样,辽宁省营口市新城建设正在大张旗鼓。这个位于渤海东岸,北通沈阳,南临大连的沿海城市,曾在2009年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诱因下迎来开发商的攻城掠地,成为三四线城市楼市升温的典型标本,如今,屡屡登上“鬼城”名次榜。
“营口房子盖的挺多的,现在都堵在这里。”营口开发区政府办一位内部人士说。对于“鬼城”之称,他讳莫如深。
高空置率与销售放缓正在席卷营口新城区。营口市区不到70万的常住人口,面对的却是年均商品住宅土地放量近1300万平米,以及1362万平米的房屋潜在供应量。后者是营口近300万平米年均成交量的4倍有余。如今,开闸放地的当地政府、进退两难的地产商、有限的营口购房者,置于同一条大船之上。面对全国新区几乎一致的空置难题,营口如何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