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鼻蛎饼:挡不住的诱惑

  马鼻人,最喜欢的风味小吃,应该要数马鼻海蛎饼了。

  蛎饼,又叫海蛎饼,是油炸的饼,中间放一些雪白的细细的萝卜丝和少许芹菜、葱花,再配上当地滩涂生产的新鲜海蛎。因为以海蛎为主,所以叫蛎饼,是马鼻传统特色风味小吃,具有浓郁的家乡味,它与众不同,魅力无限。

  海蛎饼圆圆形状,巴掌大小,色呈金黄,壳酥香,馅鲜美,可单独食用,也可以作下饭小菜。马鼻人大多把蛎饼做早点下粥小菜,特别是早晨吃稀粥,风味更是佳美。

  在马鼻的街巷,时常能看到很多卖海蛎饼的小摊,在街边或小巷弄里的角落搭个小棚,便是炸海蛎饼的小摊了,每天大约从早上五点开始,那些勤快的炸蛎饼大嫂就开工了,炸出的蛎饼来得及让大家配早餐。有时候为了方便大家,她们提着装着蛎饼的篮子,一路叫卖:买蛎饼哦,来买海蛎饼啊。清晨,清脆的吆喝声和着海蛎饼的清香,在大街小巷就弥漫着,早上吃到蛎饼的人脸上荡着满足,开始一天的快乐。

  马鼻人不论办喜事宴请贵宾,还是其他宴席,上桌来的第一道“菜”就是海蛎饼。来到马鼻做客,无论在家里还是在酒楼请客,东道主都会捧出一碟特殊的“菜”——炸蛎饼。这已经是马鼻人热情待客的一种习惯。凡是来马鼻的商客,绝对不会错过的地方是炸海蛎饼的摊位,更不会错过的美食蛎饼。

  逢年过节,离开家乡的人们陆续回来了,大街热闹起来了。最热闹的地方当然要属于炸蛎饼的摊位。炸蛎饼的大嫂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大家耐心地等着海蛎饼出锅,那酥嫩香脆,咬一口,那香气直透心窝。只见他们嘴里品着,手里拿着,还要带上好几块解谗。那份满足,那幸福,似乎是尽尝人间美食,让人羡慕不已。

  马鼻人,但凡出外或进省城走亲戚,都会带上十来块炸蛎饼,带上家乡的味道启程,这样的旅途多了几份幸福与快乐。记得一次,我出门旅游,把蛎饼装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在动车上,我取出海蛎饼慢慢品尝着,那四溢的香味也引来了周围的目光。“那阿姨吃的是什么小吃啊,好香!”一个小男孩忍不住问他妈妈,我见他们馋样,就很自豪的告诉他们,这是马鼻——我家乡的海蛎饼。与我同游的姐妹们也带上了它,我们相视而笑:“怎么这么巧,都喜欢带这玩意儿啊。”我把蛎饼分给他们品味,他们边吃边赞着:“真好吃!”“美味啊!”这时自豪感塞满我心窝,海蛎饼的芬芳了我们的旅途,温暖了大家的旅程。

  过年了,在加拿大留学的小外甥来电话:“姨妈,过两天我爸爸要来加拿大过年,你能不能买一些海蛎饼让他捎给我们啊。”那充满期待声音深深打动我的心,没有想到小小年纪,也忘不了家乡的味道。“当然可以。”我开始忙乎开了,选海蛎,切萝卜丝,葱花,芹菜珠……把一块块炸好的海蛎饼,小心翼翼装在密封盒里封好。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空中旅程,从视频上看到外甥们和外国小朋友一起,津津有味吃着回锅炸出的海蛎饼,那些滑稽的吃相和夸张地叭咋双唇。我知道家乡的味道已经漂洋过海,香逸异国,像涓涓细流静静流淌在莘莘学子的心里。

  马鼻海蛎饼制作起来不会麻烦。制作炸蛎饼的主料是大米、黄豆,按七成米、三成豆比例搭配,在水里浸泡几个时辰,淘洗干净,拌水在石磨上少加慢添,随着石磨的转动,磨成奶黄色的“浆”。添加适量食盐、胡椒粉、味精,搅拌均匀,“浆”备好了。再选适量生海蛎、萝卜丝、芹菜、葱花等馅料备用。待油锅烧热后,把“浆”舀入长铁篦摊成小碗口大小,很薄,放上海蛎等材料,然后再盖少许“浆”,连长铁篦浸入油锅内炸,锅里便吱吱的响着,然后就是香味弥漫出来。饼受热后便自动脱离长铁篦浮在油面上,将它们逐个翻个个儿,两面都炸至金黄,浮在油面上,黄灿灿的,可爱至极,恰如一锅菊花盛开。这时候,便可以把它从锅里捞出来,放在铁丝网上沥油。刚出锅的炸蛎饼,香气扑鼻,直沁心脾,令人垂涎三尺。趁热“咔嚓”一声咬一口,你会发现炸蛎饼,不但外壳酥香,馅里的菜、海蛎鲜味浑然一体,鲜美异常,油而不腻,真是独具风味、百吃不厌。

  家乡马鼻,因建筑而出名,更因蛎饼而芬芳!

  (冯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