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下高跷

  “高跷”,俗称“高脚”,也叫“高足”。是木制蹬脚的工具,人踩木制脚蹬上,升高表演,因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

  据史书记载,“高跷”始于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元年,欣逢太平盛世,当年元宵佳节,长安城内大放“鳌山”,即四城扎彩楼,沿街张灯结彩,元宵夜晚,皇帝、皇后和姬、嫔都到长安街,观看“鳌山”与民同乐,共享太平盛世。沿街巡游的许多民俗队伍中,涌现一支“高跷”队伍,人立其上,手持“钱棍”,边行、边唱、边舞,人潮涌动,把灯会推向高潮。“高跷”队的精彩表演,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赏,从此这项民俗活动,逐步推向全国各地。延续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连江县的“高跷”活动,也是从那时延续而来。凤城、琯头、东岱等乡镇的元宵佳节、或举办庙会、或神灵巡游,都有“高跷”队伍参加。县文化系统各年度节庆举办文艺踩街活动,都出现二、三队“高跷”参与活动,深受广大群众赞赏。

  连江“高跷”活动,以东湖镇的岩下村为最,据民间传说,明嘉靖年间,岩下村一位年轻的村民,春节过后背一大袋草药、兽皮,奔波到泉州贩卖,适逢元宵佳节,开元禅寺举办隆重的庙会、灯会,万人空港,热闹非凡,在庙会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支高跷表演队,这位山民被高跷队伍吸引,他跟着高跷队沿街跑,忽然突发灵感,何不把“高跷”活动学到手,带回连江传播,第二天他专程拜访“灵峰境”高跷队,向他们学艺,经领队热心指点,仅三天时间学会了站立、行走、腾跳、打钱棍等全套表演艺术,和高跷制作方法。回到岩下,立即动手制作“高跷”,他绑在脚上在村中行走、表演,吸引了全村男女老少,特别是年轻人,深感有趣,争先恐后学“高跷”,从那时起,岩下拉起连江县第一支“高跷”队,一直延续到现代,每逢县、乡节庆大型文艺活动,岩下“高跷”队,竟成为人们赞赏的文艺队伍。

  “高跷”制作并不复杂,由一根长90-100厘米长的杉木,圆径10-12厘米,锯成两片,可制作一副高跷。在杉木60厘米处镶入10厘米长、厚3厘米踏脚板,下端用一块实木顶住踏板,铁钉钉牢,着地下端呈圆形。上半段绑腿之处,锯成半月型,表演者站上去,紧贴小腿,用一条长约五六尺的布条,把“高跷”板,紧紧绑住,即可站住,行动自如。“高跷”一般高40-60厘米。

  高跷队伍由10-16人组成,其中有一人扮“三花”(花脸),一人扮“老旦”(丑旦),这两人为“高跷”队主角,通常是走在队伍前头。其余队员男女各半配对。服装以传统古装为主,女角彩绸裙装,短裙长裤、绣花鞋,白色长袖,俗称水袖。男角宽袖、花边古汉装。每人手持一杆“钱棍”,即一根长三尺的小圆竹,竹头、竹尾各镶三枚铜钱,棍身以彩绸卷扮,“钱棍”舞动时,发出有节奏的“咔、咔”响声。每个“高跷”队伍,配套民乐、锣鼓,以鼓点节奏声,指挥队伍行进。民乐队配有大胡、二胡、板胡、三弦、笛子、唢呐等,“高跷”队行进表演时,乐队伴奏,多以闽剧选段为主,边行边唱、边拍钱棍,边表演,有很强的节奏感。因此高跷成为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中一项最有艺术特色、最富有魅力的文艺队伍。

  (潘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