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牌,热血铸就

发布时间:2013-01-22 21:10:27 字体大小:[大][中][小]

——追记甘肃省定西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勤

记者 哈建设 通讯员 姚志宏

  “党培养了我一辈子,我不能多占公家一分钱。如果还有我没记起的账,以后叫娃娃给你们还上。”甘肃省定西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勤在弥留之际依然惦记着公家的利益。2012年4月10日,在病房里,朱勤当着有关领导、同事的面,把单位配置的笔记本电脑和单位垫付的2000元住院费让女儿交到了相关负责同志手中。在场的所有人无不为之动容,眼含热泪。2012年5月24日,朱勤不幸逝世,终年56岁。

  朱勤去世的噩耗传到市公安局后,全体民警无不悲痛万分。他们自发来到朱勤灵前为其守灵。出入境管理科科长李效民几天几夜没合眼,直到亲手安放好朱勤的骨灰盒,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治安支队政委张世昌在灵前守了一夜,大家劝他回家休息,他却在灵前泣不成声:“我要再陪朱书记一夜。”

  追悼会那天,近千名群众前来为朱勤送行。追悼大厅里,人们的眼泪如雨一般飘洒,寄托着他们的哀思。

  一名普通党员干部的逝去何以牵动如此多人的心?

  感动人们的,是朱勤平凡又非凡、细微又知著、淡泊又凝重的一生,以及他高尚的品格、人格的力量。

  春蚕到死丝方尽 有限生命闪光辉

  朱勤走了,但他如老黄牛一般勤耕于岗的形象却深深刻进了定西市公安局全体民警的记忆中。据他们描述,这位在2002年脱下军装、换上警服的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了为工作呕心沥血。

  10年间,在定西市公安局,朱勤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局里的通讯员换了好几茬,却没有一个给朱勤打扫过房间、提过水,因为朱勤每天都来得比通讯员要早。每年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到初三,朱勤都主动要求值班。每个双休日,没有特殊情况,朱勤都会到单位来,阅处一些文件,检查一下车辆、锅炉、水电安全等等。走在楼道里,他总会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烟头,闲暇时还会拖拖楼道、扫扫院子。谈及朱勤生前的点点滴滴,干警们眼含热泪:“朱书记是一个把单位当成家的人啊!”

  曾任市公安局行政科副科长的刘榆平清晰地记得朱勤兢兢业业的一幕。那是2005年的年底,当时市公安局经费紧张,票据要集中到年终统一报销。于是,刘榆平便将一整年的报销票据装了几箱子送给刚刚接手财务工作的朱勤审批。“那会,我想,年终岁末,事情繁杂,朱书记大概草草看一下,程序性地签个字就完了。然而,他却利用双休日和晚上休息时间,把所有的发票、清单一张张进行了核对,将不符合标准的挑了出来。”讲述中,刘榆平几度哽咽。

  2011年下半年,朱勤的身体开始出现异样,日渐消瘦的他多次晕倒在岗位上。单位的同志强行把他送到医院,但死神已经悄然下了“死亡通知书”:胰头癌晚期。医生断言,他的生命最多还有8个月。

  然而,仅仅结束三个疗程治疗的朱勤便坚持要出院。医生执拗不过,便叮嘱他回家好好休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朱勤点点头,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当死亡逼近时,他依然眷恋着工作,我们劝他他也不听。唉……”朱勤妻子的一声长叹令人心碎。

  当时正赶上局里主要领导调整,在那新老交替的过渡时期,身体虚弱的朱勤咬牙来到单位主持工作。身体消瘦如柴,警服宽大如袍,这一强烈的视觉反差刺痛着市公安局每一名干警的心。“有一次,我去汇报工作,看见他一手不停地捶着肩背,一手批着文件,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淌下……”谈及往事,市公安局督察支队政委李军硬是半分钟没说话,生生将要流出的泪水憋了回去,“我真的很难想象 ,一个身患癌症的人,一个生命只剩几个月时间的人,需要什么样的信心和毅力,去支撑他那骨瘦如柴的身体!”

  然而,在生命所剩无几的情况下,朱勤仍然强拖病体坐车50多公里后又步行数公里山路,来到犯罪嫌疑人陈某的家中劝说陈父积极与出逃的儿子联系,劝其投案自首。年过六旬的陈父被朱勤的举动所震撼,当场答应想尽一切办法规劝儿子。当年11月20日,年过六旬的陈父乘车远赴新疆寻找儿子,最终将陈某带到了朱勤面前。“弥留之际,朱书记依然惦记着陈家的事,他一再嘱托我,有关投案自首的政策一定要给陈某落实到位,这是公安机关在群众中的信誉问题,不能失信于民!”说到这,李军已经泣不成声。

  “空气中明明回荡着他的气息,却怎么也抓不住那双温暖的手!”朱勤的女儿朱银萍在哽咽声中回忆了父亲的点点滴滴:“在我还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爸爸很忙,忙起来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都不回家。我能感受到爸爸深爱着他的工作,他在工作时是最开心的!”

  执衡空欲慕公平 留得正气冲霄汉

  “身为一名纪检干部,一定要守得住底线。也许有人会在背后说我们傻,但我们一定要时时对得住自己的良心。”生前,朱勤常常告诫身边的同志自觉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

  市公安局纪委的一名同志告诉笔者,在朱勤刚刚担任纪委书记时,他自豪地带着从其他单位“化缘”得来的两千元办公经费向朱勤“邀功”,却被浇了一身冷水。“朱书记批评我,打铁还须自身硬。他要求我立即按规定处理那两千元。”这名同志羞愧的脸上满是泪水。

  2006年,有群众举报当地某派出所负责人充当坏人保护伞,横行乡里。朱勤立即带领办案人员深入实地展开调查,查明情况属实后,朱勤决定严肃处理。听到风声的涉案人四处活动,不断有熟人登门求情,都碰了壁。

  “朱勤就是那种认理不认人的人,只要违背原则,说破天也不行!”谈及共事多年的战友,曾经担任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的张学忠几度落泪。

  “朱书记对纪委调查的每一个案件都审得很严,包括案卷材料、笔录、报告,他都一一过目,力争每一个案件都客观公正。”曾在朱勤手下工作三年的现任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赵敬臣指着一摞摞厚厚的案卷材料说道。据统计,朱勤在担任纪委书记期间,先后对47名违纪民警进行了教育谈话,对176人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并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了113次警示教育和廉政教育讲座。

  “对于违纪的民警,朱书记一定会按组织纪律毫不留情地予以处理。但在我们普通民警眼中,他始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兄长。”言罢,市公安局民警张志伟停顿了一下,然后哽着嗓子向笔者讲述了朱勤可亲可敬的一幕。那一年,张志伟的父亲去世。朱勤得知消息的那天是个下雪天,雪下白了天地,却没有冻住朱勤关心同志的心。那天,朱勤在开完甘肃省公安系统视频会议后,冒雪驱车50多公里来到张志伟家中慰问。他告诉张志伟,碰上这类事情一定要给他“长个精神”。

  朱勤去世后,他的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他手机中存有许多工作在偏远山区的干警的手机号码。据那些干警反映,每逢节日,朱勤都会编写慰问短信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去年端午节,朱书记还专门发短信问候我呢,可今年端午节就要到了,他却走了……”临洮县公安局的一位普通干警难过地说道。

  2011年,朱勤获得“甘肃省优秀纪检监察干部”荣誉称号。

  莫言铜锈蚀肌骨 两袖清风不染尘

  走进朱勤生前的办公室,便会看到里面整洁明亮,纤尘不染,一本本工作笔记整齐地摆放在办公桌上,仔细翻阅,字迹清秀工整,一笔一画潇洒坚毅。“常念权力之源,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祸,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常省自己之过。”朱勤在其中一本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行话。这不仅是朱勤写在笔记本上的格言,更是他严于律己的真实写照。

  2005年以后,朱勤一直分管市公安局警务保障、财务工作,每年经手的资金高达上千万元,但他从未沾过一分一厘。

  2009年,市公安局购置了几辆新车,局里研究决定将新旧车辆搭配,相对固定到局领导。“我不常下乡,新车让负责业务的同志先用。”就这样,在朱勤的一再坚持下,他只挑了一辆跑了十来年的旧车。但就是这辆旧车,他也很少使用。每次回老家探亲,他都是乘坐班车。“损公肥私的事,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做的!”朱勤的妻子哭着说道。据她回忆,朱勤的战友到定西出差,找朱勤安排食宿,每一次都是朱勤自掏腰包。

  “朱书记分管单位财务工作多年,从未因为私事报销过一次发票。”曾经担任市公安局行政科科长的李效民说着说着,用手捂住了嘴,泪如泉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你不拿、不吃、不喝,你的心就会正,要求别人时底气就会足。”据李效民描述,有一次,朱勤用了多年的手机不小心摔坏了,行政科提议用公款给他换一部新的,但他却将手机送到维修部换了几个零件后继续使用。还有一次,朱勤唯一的女儿订婚,他打电话叫李效民买两瓶酒,脱不开身的李效民便打电话让烟酒经销部的工作人员送去了两瓶。但李效民去结账时,却发现朱勤早已付清了钱。

  艰难贫困对于贪婪的人来说是可怕的,但对于勤廉的朱勤来说并不算什么。朱勤出身农村,家境贫寒,妻子至今待岗在家,女儿从部队复员后也一直没有正式工作,一家三口基本靠朱勤一人的工资维持生计,但他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朱勤在上海住院期间,每天只是床位费就需要1600元,而医疗保险每天只能报销8元,但他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巨大的经济压力。“我们考虑到他家比较困难,便提出给他解决一部分医疗费用。朱书记知道后,一再打电话说他看病的钱有,不能给组织添麻烦!”陪同治疗的刘榆平哭道,“他的心里装着的,总是别人啊!”

  “朱勤一生兢兢业业,勤政廉洁,是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定西市委书记杨子兴说道。

  捧着一颗心来,不留半根草去。朱勤用他朴实无华的一生,立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