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正文

让教育托起每一个孩子的明天

http://www.ljxww.com  2015-09-09 16:05:31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2015年,来自连江一中的丁若泓以原始分663分的高分夺得福建省文科状元,与此同时,连江县优质教育成果多点开花,在文艺、体育竞技、科技等各个领域,平均每年揽获全国、省、市奖项达500项以上。

  成绩的背后是连江县大力发展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多年沉淀。2014年财政义务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29.79%,近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三个增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逐年提升。其中,累计安排11.25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学校提升工程”等教育建设项目;1339个班级实现“班班多媒体”;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品牌30个,包括连江一中“古榕精神”、三实小“和乐文化”等。

  以校园文化为底色 让教育幸福前行

  文化是民族之魂,而校园文化的注入,令教育的发展更具张力。

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新生们通过与家长共同构建的梦想之门,开始小学生涯

老师们正帮助学生整理“梦想”气球

  9月9日,在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让在场的师生体验到家的感觉。一年级新生手拉手依次通过由近五十位新生家长组成的梦想之门,开启自己的小学生涯。

  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位于敖江镇毗屯村,开办于2011年,原本是为了满足县城东扩新区的教育需求,辐射周边20多个村居。

  如何让这样一所年轻的新办学校,成长为广大师生心目中理想的家园。以“和乐文化”为核心,通过开办“红领巾超市”、“开心农场”、“和乐校园人物颁奖盛典”等活动,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用四年的时间打造“幸福教师、快乐学生、和谐校园”的价值目标。

第三实验小学的红领巾超市,学生们树立目标的地方

  又到了学校“红领巾超市”的开业时间,同学们陆续涌进超市,用自己的“道德银行储蓄卡”换购心仪的礼品。四年级的林逸飞再次站到玩偶架前,他看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卡片,距离换购只差不到二十张券了。

  原来,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校创新推出的“道德银行储蓄卡”计划,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积攒下来的储蓄卡上的兑换券数量可以在“红领巾超市”中兑换礼品。

  而如何集赞储蓄卡上的兑换券数量,学校少先队辅导员钟丽华老师道出了秘密。“每一位老师手中都有不同的兑换券,比如笑脸券,针对学生学习及课堂上思考表现情况;星星券,针对学生行为及好习惯;还有特长券……老师通过细致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兑换券鼓励。”

  而每一年新生入学,老师们都会先带着学生来到“红领巾超市”,一方面介绍超市运行规则,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成长目标。

  “像林逸飞同学那样,我们不少学生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目标,养成习惯,并且用2-3年的时间达成愿望。”钟丽华说。

  像“红领巾超市”一样的措施在学校里还有很多,“开心农场”带领大家一样体验劳动的乐趣,激情广场大家唱则撬动着每个师生的心扉……

  “和乐文化”为校园渲染的幸福底色仅仅是连江县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连江一中的校园里,一棵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榕树静静地伫立,绿冠如盖,遮天蔽日,其蕴含的勤奋扎实、不屈不饶精神,正是这所建校近百年的中学所孜孜追求的。在古榕精神的指引下,近年来,连江县一中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果。2015年高考,本一上线率达75%,本二上线率99%,在全市位居前列。丁若泓以663分的优异成绩摘取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成为连江县的第一个全省状元。

在连江一中航空航天协会,学员们正在组装飞机模型

  古榕精神为这所学校带来的不仅是成绩的突破,更增添了创新的因子。在连江县一中航空航天协会的活动室里,社长陈长正带着成员们拼接航天飞行器,他们将买来的泡沫板切割成不同形状,再用碳纤维线进行固定,设置在机头位置的螺旋桨旋转会产生上升的动力,这就是飞行的秘密。

  陈长说,协会成立于2006年,他是第六任社长,周六下午,他会和社员们带着组装好的飞行器在操场进行试飞,“社团活动调节了长时间的集中学习,让课余生活更有趣起来,也让我们汲取到更多的能量。”

  以名师培育为导向 打造特色教学体系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老师则是辛勤的园丁,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培育名师,一直是连江县教育系统坚持的工作导向。

  在连江一中,“导师带教”制度早已根植于学校的运行体制中。通过新老教师“一对一”结对,让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更快熟悉业务,帮助新教师迅速成才。化学科目的青年教师林秀清调入连江县一中之初,学校便为她配备了科目的资深教师作为导师,每周作为“学员”,她要听课取经,同时“导师”也要在她的课程上坐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经验与智慧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共享。如今林秀清已经顺利晋升为连江县一中的骨干教师,去年在福州市微课堂评比中荣获得一等奖。

  连江县一中教务处主任余燕华介绍,连江县一中教学管理以精细化为追求,每学年坚持安排5-6次教学公开周活动,坚持新教师成果汇报、青年教师专题研究、骨干教师优质示范、优秀教师精品展示等“四课”,积极参与省市举办的教学比武活动等,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条件,锻炼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名师团队,进而保证教学质量。

  而在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名师的培育更加灵活。

  “我们有一个‘师徒串’的配对计划,三位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教师结成对子,一起备课、互相听课,一起讨论公开示范课的业务技巧。”副校长林淑芳告诉记者,“学校每年最佳‘师徒串’也是最受老师欢迎的评选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培育各门学科的带头人和骨干老师。”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

  早在2012年,连江县就已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近年来,连江县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确保优质资源向乡镇倾斜:制定《连江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自评方案》,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质量、办学条件等方面统筹教育资源,乡镇中心校通过村小布局调整和教师走教制度,力求教育公平;新招教师先到边远地区服务,资金投入也向边远地区倾斜,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受助于教育均衡,浦口中心小学新貌

  作为连江县第三大镇区,浦口镇辖7个建制村。其中益砌、蔗尾、山坑村距离镇区约2公里多,而官岭、中麻、松坞和塔头4个村距离镇区较远,其中官岭村距离镇区10多公里。

  2010年,通过学校布局调整,距离较近的3所村小200多名学生全部来到中心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至于学生上下课的问题,通过社会化运作,由有资质的客运公司负责接送,县教育局、村等各出一点,解决车费问题。

  对于距离较远的4所村小,校车接送不现实,撤并学校又不方便孩子上学。对此,中心校推行走教制度,全校60名老师都要到基层,每两年轮换一次,将优秀老师送到农村去。

  浦口中心小学英语老师蒋燕萍于2007年至2009年走教4所边远村小。她告诉记者,从周一到周四,每所学校各待一天,给4个年级上课,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周五再回中心校上课。

  对于走教带来的好处,蒋燕萍深有感触。她说,刚开始,这些村小三年级的许多孩子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经过系统教学,这些孩子学会了简单的英文对话。

  通过走教,将偏远校薄弱学科帮扶建设起来,实现了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与此同时,2014年连江县累计投入5.02亿元推动教育软硬件设备更新,让更多优秀教师留在乡村,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投入2.8亿元用于校舍及配套工程建设,新改扩建校舍面积近9万㎡;所有农村完小全部配备了交互平板电脑,全县义务教育阶段82所学校全部通过标准化学校验收;新招收教师先行分配边远地区学校服务,在待遇及评先评优上全面倾斜,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安下心。

  (通讯员 林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