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江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现有旅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近33.2万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2.4万人。海外乡亲主要分布在琯头、凤城、敖江、江南、马鼻、晓澳、浦口、东岱、黄岐、丹阳、长龙华侨场等乡(镇)场。这些旅居海外的乡亲桑梓情深,多年来在异国他乡奋发创业的同时,不忘报效家乡,为连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人士回国投资660.61亿元,捐赠兴办公益事业金额达11.59亿人民币。
一、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情况
据统计,全县旅居海外华侨华人、港澳人士计33.2万人。其中海外华侨7.5万人,华人13.9万人,出国人员9.4万人,香港人士1.8万人,澳门人士0.6万人,分布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新西兰、法国、新加坡等59个国家和地区。全县归侨664人,侨眷65692人,出国人员眷属129391人,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组织16个。旅居海外华侨华人主要从事餐饮、制衣业或经商,少部分在政界或科技界等领域发展。华侨凭借自身勤劳智慧和能力优势,多数已被居住国社会认可,在各个岗位中发挥作用,其中不少在经济、科技、社团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各自领域中都有所发展、有所建树。杨功德先生曾担任纽约市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美国福建公所主席等职;科技界有激光专家陈哲人先生、化学家游君玲女士等;经济界有旅菲华侨、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先生,旅美华人、福州闽发集团总裁林尚德先生等等。与此同时,海外社团也不断发展、壮大。1934年春,成立新加坡连江新加坡会馆,会址设新加坡三角浦,会长谢树坤。随着事业不断发展,50年代,连江人在美国的华侨华人数不断增多,到了90年代美国纽约的连江人成立了美国福建公所、美国连江联谊会、美国琯头联谊会、美国连江二中校友会、美国美中经贸科技促进总会;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连江华侨也成立加拿大多伦多福建会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连江同乡会、南非福建同乡会,2000年以来,又成立阿根廷连江华侨同乡会,美国福建贸易总协会、美国华夏民族联合总会、美国福建竹岐同乡会馆、意大利福建华商会、美国福州壶江同乡会、美国晓沃联谊会、香港连江联谊会等16个社团。这些社团组织,是海外华人华侨既出资又义务服务的群体,凝聚着浓浓的乡情、乡谊,在接待全国、省、市、县组织的访问参观团、密切联系配合我驻地领事馆、服务当地乡亲等方面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为国家统一,反独促统,维护国家尊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海外华人华苏省侨积极回乡投资兴业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建设优惠政策感召下,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胞纷纷回乡投资兴办实业。从2001至2007年,我县共有在产在建侨资企业32家,投资总额1.832亿美元,侨资企业已成为推进我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看好连江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中国加入WTO发展前景,投资项目呈增多态势。目前,我县投资资金来源主要以欧美国家、地区华人华侨投资为主。如旅美乡亲陈惠先生投资创办的福州富佳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在我县的工业企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英国一广国际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美元在我县成立“连江清禄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主要生产运动鞋、鞋面、鞋底材料及各种运动用品、服饰、器材等系列产品,就业2~3万人,对垒大我县工业总量,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目前,侨商独资企业越来越多,投资方式逐步向投入资金和技术转让发展,资金到位率逐年提高。
三、海外华人华侨热心于家乡公益事业
连江籍海外华人华侨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他们事业有成不忘桑梓,涌现出了一大批热心于家乡公益事业典范人物。据统计,海外乡亲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累计达11.59亿多元人民币,其中本县2.5亿元人民币。旅菲华侨黄如论先生、美籍华人林尚德先生、香港同胞刘官政先生、旅加华侨陈兆在先生均受到省政府立碑表彰。旅菲华侨黄如论先生创办的福建金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被国务院首次评选2000——2002年度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2006年被评为中国慈善排行榜十大慈善家称号,2007年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称号。福建金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州闽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被福建省侨办、外经贸厅评为福建省2000~2002年明星侨资企业。
四、我县侨务对外宣传工作不断发展
我县始终正确把握侨务政策,遵循“报道乡音乡情,服务海外乡亲”的宗旨,积极报道家乡社会经济建设情况。我们通过创办《青芝乡讯》为广大华侨服务,使其成为加强海外联谊和宣传连江的主窗口。我们在《青芝乡讯》上加大对连江经济建设、外事侨务活动、侨乡动态及连江各条战线建设情况的报道,并将报纸赠送给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阿根廷、日本、荷兰、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旅外乡亲及省内外连江籍处级以上乡亲、企业家能人、县直单位领导、乡镇领导,扩大了连江的影响力,增进了旅外乡亲对家乡的了解,大大激发他们爱国爱乡热情,鼓励、推动了一大批华侨回乡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