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连江概况 >> 正文

县城建设

http://www.ljxww.com  2012-11-20 16:52:13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连江县城地处敖江下游北岸,位于县境中部平原中心,形似展翅欲飞的凤凰,故称“凤城”。104国道和沈海高速公路夹抱凤城而过。敖江流经城区南面,可与县内外港口通航,水路交通便捷。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集体、个人在县城建造大量房屋和更新城市基础设施,尤其1984年以来,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入了建房高峰期,用地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到1990年,城区先后新修和扩建房屋101万平方米,拓宽和新建道路28条,改善了排水沟渠,新建和改建公路大桥两座,建起了自来水厂、变电站。邮电通讯设施配套齐全,卫生条件日渐改善。县城占地面积从1950年的0.6平方公里扩展为3.5平方公里。

  “十五”期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城区道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新、改、扩,主要有玉荷路、莲荷路、文山路中路、丹凤路、敖江路等,共完成项目12个,到2005年城区主干道总长28公里,“三纵四横”主干路网基本形成。先后改造了816南路及中路、莲荷西路、玉荷东路、文明路近10条主次道路排水排污管网,完成了城区排水管网管线探测。县自来水公司顺利改制为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后,投资进行城区管网改造和延伸,建成二期日产水2.5万吨工程,实现江南片区自来水供给,完成塘坂至城关引水工程。采取BOT方式建设城区管道燃气工程,已建成一座气化站,部分小区用上洁净的管道燃气。更新公交车27辆,公交线路达到3条,总长21公里。利用岱云地热将水引进城关居民住宅、商品房、宾馆、医院,使地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此,连江县城已成为福建省第二个县级温泉城。新增公园面积22.12公顷,温麻公园气象一新,玉泉山公园已初具规模,江滨公园风景宜人,丹凤路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十五”期间,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5.8平方公里增加到8.5平方公里,到2005年县城区常住人口9万人,新增住宅面积128万平方米。目前,随着一系列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齐全的居住小区的建成,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按照县城区沿江向东向南拓展的的总体发展思路,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迅速拉开城市框架,增强县城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为建设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奠定基础。一是构建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拟建设敖江路、丹凤东西路、环城路、南北江滨路、文笔路、可门路等主次干道和敖江三桥等路网,形成敖江北岸“六纵八横”、敖江南岸“两纵两横”的市政道路网络,使城市基础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二是完善城市公共设施体系。加强城区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促成城区公共交通网路形成。抓紧完善城区供水网络工作,推进区域供水,完成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扩大城市供水规模和范围;继续实施管道燃气工程,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推进新城区供气预埋管道建设;建设连江县污水处理厂,并完善城市排水排污管网,加快完善城区管网配套;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改造飞石垃圾场,积极筹备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完善城区防空、防震、防火设施以及城区的防洪排涝设施,提高城区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三是提升城市品位。树立精品意识,做好市标志性建筑及其配套建设,以及精品地段、精品点的建设,规划建设县标、市民广场、玉泉山公园、江滨公园等一批标志性工程,丰富城区的空间层次和建设特色。合理规划、设计一批环境幽雅、样式新颖、功能齐全的高尚住宅区和绿色生活小区,构建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大玉泉山公园建设力度,加快莲湖整治步伐,使莲湖整治工程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同时着手进行荷山公园、毗屯山公园、含光塔公园等先期规划设计。实施城区内河道整治,疏通内河水系,逐步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城市总体形象。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