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乡镇风采 >> 正文

江南乡

http://www.ljxww.com  2012-11-20 17:07:58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一、境域概况。

  江南乡于1997年8月由原敖江镇分立,位于敖江中下游南岸,处于北纬26°12东经119°33之间,乡址原在敖江镇经济巷31号,1999年7月迁设江南居委会洋尾一条下,黄海高程13.4米。

  江南乡辖区面积79 平方公里,地势以平原和丘陵山地为主,敖江南岸平原平坦辽阔,田畴肥沃,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现有耕地面积10000多亩,其中水田面积5100多亩,其余为园地、菜地等,山地总面积113700亩,其中有林面积8.7万亩。该乡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北与敖江、凤城两镇隔江相望,有江南大桥和新大桥双虹飞渡,南靠官头镇,东邻东岱、晓沃两镇,西接潘渡乡,距福州40公里、马尾港28 公里、官头三千吨码头6公里、高速公路官头和连江互通口5公里、长乐国际机场(航空港)50公里,104国道、连晓公路、同三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福温铁路从境内穿过,同时福温铁路正在我乡的花坞一带建设一个客运站及货物编组站(距乡政府约1公里)。辖区内资源丰富:旅游方面,著名的覆釜山已列入青芝山风景区总体规划,还有梅洋生态旅游、南湖、狮山、文笔山、玉华山、玉楼、含光塔、西溪旅游温泉公园,以及沿敖江南岸的森林资源等,峰奇石怪、林壑幽美、古迹众多;已探明的还有河沙、岩石等建筑用资源丰富。

  江南乡共9000多户总人口2.8 万,设15个建制村居委员会,180个村民小组。群众主要从事建筑业、金银首饰加工、商贸餐饮等服务业和农业生产,外出打工人员约7000多人。该乡旅外华侨华人约3500 多人,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西班牙、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梅洋、魁歧、己古、江南、南塘等村居为主。全乡有20个党总支部,党员855人。

  二、经济建设。

  建乡以来,历届乡党委、政府为改变江南地处县城周边条件优越而发展相对江北地区滞后的现状,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取得了跳跃式发展,与在建乡之初,全乡财政收入仅5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500万元,至2007年全乡生产总值达4.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13亿元,其中全乡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家,规模工业产值达3850万元,农林牧渔业产值达7400万元,完成国地税入库总额906.48万元,同比增长近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50元,同比增长67.14%;期间于2002年和2003年两次夺取全县经济工作“六赛六比”活动第二版块第一名,2003年被评为“全县标兵单位”,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城市化建设扎实推进。2003年以来,特别是县委、县政府提出“一个中心、四个组团”发展思路后,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县城扩展机遇,主动融入、高位对接,明确将我乡今后发展定位为县城南部城区,积极争取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城中心跨江南扩成为全县工作重点之一,“两纵两横”的朝晖路、104国道江南段、复兴路、南江滨路列入县财政计划建设范畴,全乡15个建制村有13个已列入县城规划区,江南村改为江南居民委员会。积极协调,排解纠纷,推动华庆花园、科灵新天地房地产楼盘开发建设,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达1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达1.1亿元,实现了产销两旺,已形成了集聚1500多人口的华庆小区,配套了500多平米的农贸市场、80多间的店面,初步形成了商贸服务业的集聚,促进江南、已古、魁岐三个村居联结集聚。大力服务好县委党校和县看守所、拘留所、武警大队办公场所落地我乡,积极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积极争取镇区作为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建设地点,提高承载县基础设施转移能力。加快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步伐,形成统建小区五个。落实扶持服务业发展政策,结合温福铁路及花坞火车站区和敖江三桥建设和镇区城市化进程推进,利用南江滨西路及景观建设和朝晖路拓宽改造时机,加强管理,实施商业网点规范化、规模化改造,形成华庆小区、朝晖路沿线商业街。

  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千方百计克服了资金、项目立项、有关方面的利益纠纷等困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华侨、社会各界能人的支持,完成了一批能提升江南今后发展潜质的基础建设项目:建成35公里行政村的水泥道路,全面完成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其中有近10公里路灯架设,特别是全面推进南江滨路改造,完成江南桥改造,完成华庆花园段、江南已古300米旧路堤、朝晖路解放大桥桥头段水泥路拓宽改造和周边临时搭盖及脏乱差清理,铺设复兴路及路灯,建设完成104国道官头洞口至连江新大桥段路灯,形成亮丽的景观带。完成14 个村的农网改造,建成江南总开关变电站等。实现县城自来水和温泉过江,完成已古、魁岐、儒洋、南塘、镜路、连兴、江南中学自来水设施的改造,江南、文新引入县城自来水,保证了洁净用水、充足用水。全面完成敖江南岸防洪堤加高培厚工程,使江南地区的防洪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建成了江南农贸市场,电信大楼交付使用,建成江南垃圾转运站。顾全大局、立足长远、深刻认识重点项目建设对全乡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积极服务国家重点项目温福铁路、同三高速公路建设,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做好相关村及群众的思想工作,协调好各方关系,妥善做好群众的补偿安置,确保顺利征地拆迁,确保安定稳定。

  三农工作切实加强。江南乡因为拥有广阔的敖南平原,是我县传统的农业型乡镇,建乡以来,乡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的基础地位,加大投入,积极扶持。扶持培育特色高优农业。落实种粮农民补贴,保证面积,稳定粮食生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玉华山自然生态农业试验场等重点农业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全乡农业企业数增加至14家;充分发挥龙头农业项目带动示范作用,引导周边500多亩耕地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由社会资金承包进行规模开发,全乡形成韭菜、草莓、橄榄、葡萄、枇杷、柿子、中草药、黄兔等优势品种,发展马铃薯、“日本大葱”等“订单农业”,使畜禽、果蔬优势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5%。其中玉华山自然生态农业试验场的黄兔和枇杷品种被农业部评为绿色食品,玉华山自然生态农业试验场初步与南塘、花坞、江南等村居群众形成公司加农户养殖黄兔的模式,由其提供部分种苗给养殖户,养成品后全部收购,加工销售。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修建防渗渠道、暗灌渠3公里、机耕路13公里、维修加固了病险水库6座、3处排涝设施;及时做好灌溉渠系清淤,完成敖江南岸江南至文新段防洪堤灌浆加固、崩溪下游河道清障清渣和岸堤加固等防洪工程,修复横槎、梅洋、连沙等村水毁道路3条、桥梁涵洞5处、渡口1个,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落实新农村建设部署。组织开展全乡新农村工作调研,确定魁岐作为“双百”示范村,己古作为“双百”整改村,并编制了相应的规划;严格筛选村级农民技术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管理员、计划生育协管员、乡村医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文化协管员和护林员,落实待遇,发挥其积极作用。

  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成效明显。从1999年开始,乡党委、政府积极开展好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工作,2000年成立江南民营经济投资区,2004年被取消,2006年并入县经济开发区,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建成位于104国道南塘至已古段、“七通一平”配套设施初步完善、面积500多亩的江南民营工业走廊,引入23家内外资企业落户、投资总额达1.3亿元,已有22家企业建成投产,其中从无到有发展了南湖酒业、隆利信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已取得自营出口权,南湖酒业被评为福州市重点企业,其生产的“南宫陈酿”、“马祖福”系列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隆利信公司被省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合格保证单位”,省轻工厅、福师大为该公司颁发了“省现代发酵技术中心基地”称号,该公司生产的红米曲产品畅销海内外。

  旅游业和建筑业得到长足发展。引入外部资金承包开发西溪地区的森林和温泉资源,成为贵安温泉旅游渡假项目规划的重要部分,动员华侨投入资金成立福建省梅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以梅洋为中心的梅岭旅游带并在省旅游部门的指导下完成了景区规划,加强覆釜山、南湖、玉华山、狮山、含光塔等景点的保护,大力引进资金建设覆釜山、狮山旅游公路基础,扩建狮山金福寺和含光寺,为我乡旅游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创建“建筑之乡”为目标,积极扶持乡建筑公司改制重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挂”建筑队伍“回挂”,不断巩固现有建筑市场,推动我乡建筑业的发展,为财税创收作出较大贡献。

  三、社会事业。

  建乡以来,乡党委、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提高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平安江南”建设深入实施。全乡顺利通过省市县平安建设工作验收,06年度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平安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四五”普法工作全面完成通过验收,0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法制宣传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魁岐村成为市“民主法治村”。强化了平安建设责任制;健全群防群治网络,落实了相关经费;强化宣传,逐户发放材料、逐部电话安装平安彩铃,设置悬挂了一批固定平安宣传广告、横幅,开展法制教育课及图片展;积极支持公安派出所打击各类犯罪,提高了破案率,治安刑事案件发生率持续下降;调解了各类纠纷,大力协调江南、己古林地和水资源权属纠纷、50亩征地遗留问题、己古诉县政府侵权等一些群体性矛盾纠纷,使之不激化。组织开展了以矿山、道路交通等十三个安全生产重点领域为主要内容的检查、整治行动,消除隐患,连续打击全面取缔了覆釜山、玉华山、文笔山的非法开采,全乡基本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实施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通过盘活江南、梅洋、横槎、连沙、己古、魁歧、文新、王庄8所小学教育资产、乡财政投入、争取上级补助等形式共计筹集资金350多万元建设占地11亩、拥有2500多平方米综合教学楼一座、设施完善的新江南中心小学, 这些村办小学归并办学1250多名小学生学习环境得到改善;大力实施“双高普九”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协助支持连江华侨中学、连江职专扩大校园规模,协助完成华侨中学合并原江南中学,华侨中学新建教学楼2座6500多平方米,新扩大面积20多亩,1600多名中学生学习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三级达标,原江南中学教育资产得到盘活成为连江县委党校校址;江南中心小学积极建设县级示范学校,规范幼儿教育,两家私立学园得到审批。全乡现有公立完中1所,公立小学6所,共有在校生人数3100多人。发挥我乡华侨多、社会能人多的优势,动员和鼓励他们热心捐资教育事业、激励人才培养,使全乡上下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认真实施人口与计生法规,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依法行政,落实优质服务,加强人口与计生宣传,夯实各项基础,提高村自管理水平,完成了各项计生工作指标,通过了省市县检查,实现了“防滑坡、创优质、上水平”的总要求。

  加强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严格规划管理,实施经常性巡逻检查,打击违法建筑,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及时有效制止了违法建筑行为,维护了规划权威,保障了发展的空间。加强植树造林和林地管理,加大对乱开采矿石、河沙和乱占耕地、乱取土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开展好“青山挂白”整治及乱滥建寺观教堂、露天宗教塑像和民间信仰场所的治理整顿工作,基本遏制了蔓延势头。规范征地行为,确保征地补偿款及时足额到位,加快土地市场培育与发展。

  发展文体卫生事业。加强乡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成一批篮球场、羽毛球场、一处全民健身设施、两处小公园、四处村级老年活动中心,一批文化古迹得到保护,鼓励和支持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文娱活动,成功举办首届梅洋梅花民俗文化节,打响了海西生态旅游的品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打击取缔了一批黑网吧、无证经营书店、游戏机室,净化了文化市场。努力构建农村药品配送、监管网络,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通过省市验收,发动全体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公民卫生意识,切实加强环卫管理,实现村村都有保洁队、垃圾定点堆放,组织清理了一批卫生死角、填埋了居住区露天厕所、砍伐了乡村主干道两旁芭蕉树,实行家禽畜圈养,预防了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努力提高了人的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群众,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以 “八荣八辱”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魁岐村多次被评为市县文明村、涌现了一批文明家庭,提高文明程度。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破除封建迷信,推进殡葬改革,严格规范骨灰及其存放点管理,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

  民生切实得到保障。科学制定防汛预案,应对好“飞燕”、“森拉克”、“海棠”、“泰利”、“龙王”、“圣帕”等多次强台风和特大暴雨的侵袭及持续长干旱、“非典”、登革热、禽流感疫情的影响,防范扑灭山林火灾,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损失减至最低,最快恢复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部取消面向农民的无法可依的收费行为,及时清退2003年收取的乡统筹村提留136万元,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全乡辖区没有发生涉农减负案件。动员组织全乡90%的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引导,基本完成全乡4.3万亩林权制度改革,作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认真做好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和服务引导工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900多人有序转移。高度重视社会保障,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关心五老五保、特困、孤残等弱势群体生产生活,深入实施“春风行动”、党员干部“一帮一”等各项扶贫帮困措施, 搞好低保摸底调查工作,足额保证配套资金,应保尽保。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权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