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连江文艺 >> 正文

难忘文昌祠

http://www.ljxww.com  2012-12-12 20:04:34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解放初,我在马鼻中心小学上学,那时校名刚改过来,习惯上人们还称为之前的所南第一小学(简称所南一小)。那时因年纪小,也不知道所南校名的含义,长大后才知道是纪念宋朝爱国诗人郑思肖(郑思肖原籍透堡,那时透堡属马鼻镇管辖)。当然学校取名“所南一小”,也蕴含弘扬思肖精神,努力培养爱祖国、有文化人才之潜在意义。

  当时的学校设在文昌祠内。文昌祠与英显宫挨在一起,形成一个建筑群,屹立在白云山脚下,是当年马鼻最雄伟的建筑物。文昌祠依山就势,斜向后靠,为三层木构阁楼建筑。一层有回廊、厅堂、天井,二层有前后室,三层还有隔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校二三百个学生居然都装得下,还有教师办公室、教师宿舍和十来个寄宿生住所,全在这仅仅三层的阁楼内。由于一解放就开始“破除迷信”,所以我们上学时并未在正厅看到原本是祠主的文昌菩萨。只是在三楼的神龛内半密闭地摆着几尊神像,据说其中就有文昌帝君。

  文昌祠周围环境很美。祠前一条清溪徐徐流淌,溪前是一片开阔的田野,田中的园地种着远近闻名的“马鼻蜜橘”,再前面就是白茫茫的海滩。校舍边上还有一片操场,操场上方是梯层式的园地,高年级学生可以在这里种菜。山坡绿树掩映,清风习习。如夏夜徜徉校园,在满天星斗下,可见萤火虫飞舞,可闻“蛙声一片”,而清溪流水的哗哗声响,似乎在向你诉说这来自深山龙潭的泉流是何等的清纯。那静夜,那美景,令人陶醉。

  白日里如登上三楼,可腑瞰马鼻全境,千亩阡陌,万顷碧波尽收眼底。文昌祠地处马鼻上山下田的必经之地,只要你坐在学校的门槛上,那荷锄扶犁、赶牛挑担匆匆来去的人流就像电影镜头般在你面前流淌。春播夏锄秋实冬藏,农民的辛勤劳作,人们的丰收喜悦,校门口都能感受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把文昌祠改作学校,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但我总觉得把学校设在文昌祠再好不过了,校园既雄伟壮观,又离开嘈杂市井,环境清幽,不仅有静景,还能看到“动景”,接受启蒙教育的未成年人置身田园风光中,又能时时感受农村现实生活。

  马鼻的文昌祠建于何时,开始我并不知道,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有些年头了,早在清顺治年间之前就有了。顺治元年(1644年)被海寇毁坏。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嘉庆四年(1799年)又修。解放初期,我上学时依然坚固的文昌祠,可能是清后期或民国年间又经过修缮的。真应该感谢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捐资修葺,给马鼻留下了一处历史文物,这种积德行为人们永记不忘。

  那时我每天要从海边的岐尾来到学校,来回四趟至少要走八九里路,虽然远些,然穿街走巷过溪越田,如同看风景觉得挺有意思,没有什么累的感觉。虽说天天在文昌祠内上学,但文昌祠是什么意思那时却不知道。后来渐渐地才知道文昌祠原来是神圣之地。查阅有关资料方知,文昌祠是奉祀文昌帝君的场所。文昌帝君本名张亚子,唐朝越隽人氏,后来迁到七曲山(四川梓潼县),因笃信道教,广宣道教教义于四川,死后人们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庙,命名为“清虚观”,并于碑上刻“梓潼君”,成为梓潼神,供人祭拜。唐朝玄宗、僖宗逃到四川期间曾利用这种信仰,封梓潼神为左丞相、济顺王。至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到此这个封号中出现“文昌”二字,就和文昌星信仰结合起来(文昌,本是星宫名,系斗魁(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六星如半月形,各有名。古代星相家解释为主大贵的吉星。道教将其 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 ,又叫“文星”)。从此梓潼帝君就成了文章、学问之神,职责掌管文昌府的事务。由于唐朝帝王的大力推崇,梓潼神地位徒长,从一个地方神而成为全国性大神,并逐渐与文昌神合二为一。历代皇帝都把文昌君列为重要祭典之一,凡读书人必奉祀文昌帝君。尤其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君圣诞日,官府还会通令天下学校奉祀文昌神。

  不少地方是先有学校,再设文昌祠祭文昌君。而马鼻则是早有文昌祠而后把祠改为学校,虽然过去培养的读书人不多,然尊重知识、向往文明之风却古自有之。记得小时候,见到许多乡间百姓他们虽不识字,却会对你说,有字的纸不能乱扔,那是神明的眼睛,扔了就是对神明不敬。有的老人见到路上有字纸还会拣起来。出于对神明的敬畏,我们也就从小养成不乱扔纸屑特别是字纸的习惯。对文昌君的敬畏,对“字”的尊重,连不识字的乡间百姓在潜意识里也在追求文化,向往文明,并希望孩子能读书入仕。从这个角度讲,文昌祠起到了引导人们认识文化、尊重知识的启蒙作用。解放后文昌祠成了学校,实地办教育,文昌祠也就实至名归,成了培养人才的基地,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出去,他们或继续深造,或走向社会,使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

  生活在宋朝的郑思肖先生当然不可能来到建于清初的文昌祠,然上世纪四十年代因马鼻镇改为所南乡,其文昌祠所在的小学亦改为所南一小,这一来所南也就成了文昌祠新的“祠主”。用宋朝爱国诗人郑所南(思肖号)命名学校,这是马鼻中心小学的荣耀,弘扬其“爱国、好学”精神自然也成了这所学校的题中应有之义。可惜后来由于校舍扩建,拆除了文昌祠,仅留两尊石狮守护的石座平台见证遗址。但文昌祠、所南校,永远在那代人心中留下印迹。前些年,人们在中心校后山建起了文昌阁,奉祀文昌帝君。虽规模大不如从前的文昌祠,但表达了人们对文运昌盛的期盼和希冀文脉绵延的愿望。

  如今马鼻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全镇 完 小就有8所。在中心小学边上,依次耸立起连江四中和尚德中学。当年的溪流、田野已被厚密的水泥森林所代替。全镇每年上大学的人数比解放初小学生还要多,而且教育质量也好,特别是旅美乡亲林尚德先生捐资近亿元兴办的尚德中学,是所国家一级达标学校,连续几年高考成绩都居福州90多所高中前列,被誉为“高考黑马”。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文昌气运参天地,帝君荣华贯古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文昌祠的祠内祠外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给我以美好的回忆。

  难忘文昌祠!

  (林思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