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连江文艺 >> 正文

大使牵手两岸情

http://www.ljxww.com  2013-05-07 14:23:59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大使宫”位于连江县晓澳镇筱江形胜之境,身坐九龙,背倚鲤山,脚踏五虎,依山面海,藏风聚气。近观,退潮时海岸边展延大片金色海滩,人称珍珠铺路三千里;远处,一衣带水,马祖津沙境的天后宫遥相呼应,充满了自然山水特有的灵气。三百多年来,大使宫香火鼎盛,美名远播。

  “大使爷”系明将郑成功部属杨旗牌官之子杨乌飞,杨壮年随父从军。清顺治十三年(1656)丙申,时适乱离,晓澳人邱光祖(1635~1719)应召募,勇守福州大桥,结识杨乌飞,后共同随军赴台抗倭。海战告捷时,杨不幸失水于台湾鹿港。邱光祖为念结识兄弟之情,打捞尸体却未寻着,只捞一木头,便雕像收存。庆功犒赏时当事欲加二命,追封杨乌飞为巡海都督,邱某因念老母在堂辞归。他捧着杨乌飞木头雕像乘船返梓,因海浪颠簸,恍惚间雕像落入海中,漂流无影无踪。不久,本乡妇人找小海,路经海岸,见一木头有异,移于坛下供奉、祈求显应,闻遍全乡。邱光祖赶来一看,确认是杨乌飞木头雕像,遂邀请乡中老者及知名人士,相议集资建宫。

  清顺治十五年(1658),以邱光祖为主组织人选,始建石殿,立直匾“巡海都督”,可惜文革时被毁。清康熙十三年(1674),因神灵显应,焚香人络绎不绝,邱光祖管理人选,第一次扩建神宫;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邱正樑、邱正柱等七人为董事,维修神宫;清咸丰四年(1854),邱允文、邱允武兄弟复承父职,利用邱允梅、邱作雄等捐资扩大修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总理邱仰高等25人募捐维修神宫。民国二十年(1931),又一次维修神宫。1983年,三晓人士邱德英、邱喜泉等组织32人理事会,重修神宫;1997年,再修神宫,理事长邱喜泉,副理事长邱清慥;2000年,又扩建神宫;2009年,三晓老人会参与管理,重新成立理事会。

  经几代晓澳人的努力,历次重修和维建,今日的“大使宫”已初具规模,雄健中透出古朴,庄重中显出威严,华而不俗,丽而不奢,虽不及大型的宗教建筑气势宏伟,但也有自己明显的地方特色。“大使宫”以土木砖瓦结构,前有书院,仿古建造,逢角则翘,精工雕刻并将原神殿五殿合为一殿;殿中建有普遍式戏台,台前观众厅,台后至大门建混凝土结构四层楼房。大门古称“九龙门”,古时楹联:忠勇平台岛,威灵镇筱江。扩建后楹联:一生忠勇平台岛,千古威灵镇筱江。横批:大使爷。

  据传清道光同治年间某夜,马祖津沙境天后宫二将军由晓澳乡巡海都督府祖庙飞一香炉横越大海至津沙境。历来晓澳有许多讨海人,且渔场就在马祖列岛广阔的海面上。当渔汛到来之际,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船员的安全成为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大使爷保佑,航前要先祭“大使爷”,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这就是香炉横越大海至津沙境传说的来历。为了讨海方便,一部分晓澳人就留在当地繁衍生息。所以说,津沙境居民八成源自晓澳乡。他们及后代对晓澳乡自然情深意切,不论天南地北,不管顺境逆时,故乡山水,风俗人情,总是魂牵梦萦,拳拳于心。自从开放以来,津沙境居民大举返回晓澳乡参加“谒祖进香——寻根之旅”活动。晓澳同胞总是热情地欢迎马祖津沙境同胞返乡参加敬神联宗活动,近几年来活动更加频繁。

  古时“大使爷”神诞节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六月十二日二次备丰盛荤礼而供奉,祈求神明庇护,风调雨顺,安居乐业。2012年7月13日,举办了为期4天3夜的敬神联宗活动,台胞参加人数达280人,晓澳同胞积极参与,热情迎接,周边善男信女闻讯云集晓澳镇。庙宇内外,人山人海,鼓乐喧天,鞭炮齐鸣,香火缭绕,场面非常隆重,成为连江与海外侨亲友好交流的又一佳话。

  “大使宫”自从2009年重新成立理事会以来,先后投入几百万元,保护古迹,扶贫济困,助残助学,捐赠公益,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诗以赞曰:

  筱江形胜足堪夸,千古威灵镇海涯。

  三百年来香火盛,诸乡信众圣恩遐。

  隔山阻水驱迷雾,谒祖探亲披彩霞。

  两岸交流谋福祉,双赢互惠为中华。

  (陈尚才  李建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