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党性教育课

http://www.ljxww.com  2016-07-01 09:52:25   来源:学习时报  【字号

  作者:刘桂英

  如果说读书是你就某些话题与作者进行的一场跨越时空的谈心,写作是你就某些话题与潜在的读者进行的一场跨越时空的谈心,那么,讲课则是你就某些话题与听众进行的一场面对面的谈心。一堂成功的授课,就是一场讲者与听者间精心组织的“对话”。对讲者而言,要想达到好的讲授效果都应突破自我中心,在授课的每个环节上,时刻做到“心中有听众”。

  选准“话题”。

  党性教育课理论性强,内容广泛,选择好“对话”的主题是讲好党性教育课的前提。在党性教育课的范畴内,要从受众角度出发来寻找听众关心的话题。比如,选择当下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诸如信仰上的动摇、思想上的迷茫、理论上的困惑、群众反应大呼声高的问题,就会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我在本次精品课评选中参评课的选题是“坚持群众路线,构建良性互动党群干群关系”,这个选题就具备这一特点,因此在讲授中就容易引起学员的共鸣。

  备好“听众”。

  党校学员来自于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专业,每个人的层次不同、经历不同,即使是面对同一话题,关注点也会不一样。我们在每一堂课前,一定要追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这堂课的目标听众是谁?他们有哪些特征(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职级层次)?就这一话题,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会是什么?他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他们期望我讲什么?我能提供给他们什么?等等。我参评课的授课班次是“青岛市选调生公务员初任培训班”108名学员,都是年龄在25到29岁之间、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选调生,虽然都很年轻,但都是在基层担任2到4年“大学生村官”后,刚刚回到乡镇或街道工作。所以,对基层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又不是太深。针对这些特点,我在专题的第三个大问题中,专门设计了针对年轻干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方法的内容,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精选“内容”。

  虽然“构建良性互动党群干群关系”专题,经过严格的集体备课、试讲、说课等环节,从2008年开始就在各类主体班次讲授,教学效果也不错。但是,为了打造党性教育精品课,学校专门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专家组,按照党性教育精品课的要求,对教学的具体内容的选择进行了反复推敲,所以说,这堂课是青岛市委党校各位领导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我校实施一系列科学完善的教学制度的产物。一是注重学理性。这是党性教育课的“魂”。党性教育理论性强,大多数学员又比较熟悉,所以选好理论的切入点、结合点至关重要。比如本次参评专题,“群众路线”和“党群关系”这两个话题都是学员非常熟悉的。但是找到这两个熟悉话题的结合点却是件难事。经过专家组的反复论证推敲,最终确立的学理框架是:学员所熟悉的鱼水关系、血肉关系,是对党群关系的一种静态描述,如果从动态角度看,“良性互动”则是党群关系的最佳状态。它至少表现为三个特征。这三个特征和群众路线是什么关系呢?“愿景上的一致性”是“一切为了群众”的必然要求,“动力上的协同性”是“一切依靠群众”的必然要求,“运行上的双向性”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必然要求。这样,就把群众路线与良性互动党群干群关系结合起来了。之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每个环节都是在这个学理框架内进行,达到让学员耳目一新、颇受启发的效果。二是关注实践。几年来围绕这个专题,我曾经做过多次基层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中选取本班次学员熟悉的、感兴趣的、有代表性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更容易引起学员的心灵互动和深入思考。三是注重启示性。时刻牢记所有选材的最终目的就是引起学员的反思:这堂课对我有哪些启示,在群众工作中我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应该怎样做好本职工作?等等。

  诚恳“对话”。

  讲话是一方讲一方听,单向交流为主;对话则是双向的互动与交流。所以授课过程中,不能唯我独尊,让受众产生一种被教育、被说教的感觉。要尽可能放好心态、诚恳亲近,通过深入浅出的学理、丰富精准的案例、寓教于乐的故事、幽默风趣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贴切恰当的比喻、环环相扣的悬念,带着受众进行一场心与心的对话,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理念润入到对方心里,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另外,提高授课效果,还有两点也很重要。一是基本脱稿。讲课不能念稿(包括课件),也不能“背稿”,要将内容内化于心。二是站立上课。虽然站立上课对体力的要求很高,但人处于站立状态时,往往更容易把所有精力集中于大脑,讲授的时候不仅会让对话方感觉更有亲近感,也更容易达到忘我的境地,与受众间的交流和反馈会更及时、更到位,便于随时跟进,提升课堂效果。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