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5年的初春,一起关于两位空乘人员尿检阳性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某航空公司的一次例行的尿检中,两位空乘被检出阳性,他们因有吸毒嫌疑而被立刻停职。
但二人坚称自己没有吸过毒。为了查明真相,公司决定寻求专业法医的帮助。经过上海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鉴定,法医在两位空乘人员的毛发中没有发现吸毒的痕迹,并分析,尿检呈阳性可能是误食了含有罂粟壳之类添加剂的食物。两人这才想起,尿检前他们在小摊上吃过麻辣烫。最终,鉴定报告还了他们清白。
上海苏州河边,是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简称司鉴院)所在地。作为司法部直属单位,这支司法鉴定“国家队”长期承担着全国各地公检法机构委托的大量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司法鉴定和研究工作。
每天,除了公安的车辆络绎不绝,还有很多人带着困惑前来,一张张看似普通的脸背后,可能有比冒险文学还跌宕十倍的经历。
但有时,喊冤的声音有多大,打脸来得就有多快。
一次尿检结果呈阳性,男子大喊冤枉,声称是刚喝的“咳嗽药水”导致的。法医剪下他的头发,从离发根2厘米处检出了O6-单乙酰吗啡,这是海洛因的特征代谢物,而该种“咳嗽药水”的主要成分及体内代谢物是可待因和吗啡。头发平均每个月长1厘米,由此可见,他在约2个月前吸食了海洛因。
近年来,中国在毒品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新型毒品还是时有出现,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司鉴院法化室一直在研发更新更快的检测技术。
“新型毒品的特点就是变化多端。饮料、糕点、化妆品、生活用品中都可能被添加。加之其代谢速度大都比较快,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检测方法。”法化室副主任严慧说,前几年有嫌疑人将依托咪酯、美托咪酯等勾兑在电子烟油中,制成“上头电子烟”,这就是一种新型毒品。发现这种做法后不久,依托咪酯就被正式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我们一直都在密切关注新型毒品的流行趋势,不断优化检测手段,希望能为新型毒品的管制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执法部门及时应对新型毒品的滥用问题。”严慧说,司鉴院法化室在“十四五”期间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其中就包括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研究、新精神活性物质的预警等等。
什么是毛发验毒?
毛发验毒检测是通过毛发中毒物含量来分析被检测者是否涉毒成瘾。毛发会将血液中的毒药物成分固定在角质层中,生长出来的头发会带有毒物信息,可以通过仪器设备检测出来。
近几年,司鉴院法化室起草的关于毛发中芬太尼类、色胺类、合成大麻素类等新精神活性物质检验方法的行业标准陆续发布。2023年,他们牵头研制的国家标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丙醇检验》发布。去年,关于毛发中7种减肥药检验方法的行业标准获批发布……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提升了毒物检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司法鉴定和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司鉴院“以科学捍卫公正”的院训书写了新注脚。
法医心照不宣:人言不足信,证据最可靠,毒物再毒,有时也不敌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