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连江文艺 >> 正文

岙头宫走笔

http://www.ljxww.com  2012-12-12 20:05:47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我的故乡在丹阳镇朱山村,岙头宫和我家仅一衕之隔。

  宫在古代通指房屋,并没有特殊涵义。《尔雅.释宫》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后来“宫”有了特殊尊崇的涵义,成为封建帝王住所专用词。道教庙宇是祀神之所,一些由帝王兴建的庙宇和规模较大的庙宇,经过帝王的颁赐名额,亦可称“宫”。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乡野修建的道教庙宇,也被称作“宫”。

  其实朱山村有三座道宫,一座是现存重新修缮的尾厝宫,供奉“英显尊王”,香火颇为旺盛。一座是已毁圮变成田园的陈坑园宫。它位于当年驻军营部斜坡之下的水塘边。小时候我到部队驻地玩,还见被风雨侵蚀的夯土墙,依稀诉说岁月的沧桑。

  再就是岙头宫。当年命名门牌地址时,或许“岙”和“沃”在方言属同音,于是工作人员随手就写上“沃头”,就成了今天的法定地名。但我更愿意用“岙”字,因为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为“岙”。而纵观地形地貌,朱山村最大的山间平地就在人口密集的岙头。

  二十年多前,岙头宫被改建为现在的朱山礼堂。宽阔的104国道从礼堂前横穿而过,可谓车水马龙。既然是礼堂,规模建制大同小异。实际上,村民很少称之为礼堂,每每有演出、庆典或聚餐等活动,大家都习惯说“宫”里有何事。而位于礼堂二楼北面平台的尊王神龛,才是村民心目中真正的“宫”中圣地。

  平台约有七、八十平米,前方左右两侧为一米宽的栏杆过道,成U型状。倚靠栏杆俯视,下层正中宽敞的戏台尽收眼中,可容纳六、七百人就坐的座位一览无余。平台的核心区位便是修建礼堂时精心设计的尊王神龛。这是信众的真实图腾,是他们心灵的皈依所在。

  神龛正中立着无敌尊王塑像。左右依次排开有大爷,二爷,以及杨八使等数尊塑像。至于为什么供奉这么多的神像,我无从知晓,村里的老者也说不出所以然。唯一能肯定的是,这些神像无一例外都有道教渊源。众神像高约1.2米,形态迥异,栩栩如生,在若明若暗的灯光映衬下,个个都透出一股令人敬畏的威严之气。每到初一十五,逢年过节,尤其是尊王生日,长长的供桌上便摆满了各类供品,整个神龛香烟缭绕。人们以虔诚的心境,祈望风调雨顺,健康和睦,合乡平安。

  无敌尊王的来历,正如岙头宫的始建年代一样,我确实说不出。查阅资料,仅有“尊王攘夷”的典故:齐桓公执政后,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即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

  可以断定,典故里的“尊王”定与道教的“尊王”一定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各地的道宫供奉不同的尊王,如“水仙尊王”、“广泽尊王”等等。我望文生义,试图从字面上理解道教“尊王”,即受人尊崇的、顶礼膜拜的王(神明)。

  有趣的是,不知什么缘故,年前岙头宫又请了一位尊王,曰“英显尊王”,牌匾暂时安置于老人会的办公室里。也不知是为了替换原有的无敌尊王,还是二“尊王”并供。

  关于英显尊王,留有记述:王姓邹,名依染,系安徽阜阳涤州人氏,配夫人王氏,生于明朝洪武年间(一三八七)。王少时随父入闽迁福清、尚干等地,适值倭乱,三十七岁从军福州任担官长兼师爷,后仕任连邑县令,卒于一四四八年,享寿六十有一岁,官清名闻于世民众。为缅怀清官,乃于魁岐等地遍祀神像,香火隆旺,是为一方之神袛,而流芳百世矣。我想,请来英显尊王,原因大概如此。

  我记忆中那个古老宏大、庄严气派的岙头宫,可上溯的历史十分久远,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它默默见证着忠魂义胆,见证着激情燃烧的年代。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朱山就有魏金龙、胡应昇、林西惠三人以及生还义士。在“二三”革命中,有十多位勇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朱山曾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击毙日军甚众,一位村民还砍下毙命的敌酋头颅,悬吊于村中大树,全村沸腾。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村里有许多青年义无反顾踏上战斗的征程。可以想象,作为数百年来最重要公共聚集场所的岙头宫,一定少不了仁人志士们的伟岸的身影。

  随着时代的变迁,岙头宫已“脱胎换骨”、“更名易姓”,成为焕然一新的朱山礼堂,但涅槃之后更是重生。如今,它仍是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好去处,仍是青年人沟通交流的新境地,仍是孩子们无忧童年的乐园。当然,人们也相信,“宫”内保境安民的尊王,定然会赐予和满足所有人创造美好生活的热切期望。(郑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