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理论在线 >> 正文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1-9)

http://www.ljxww.com  2013-01-05 10:47:10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目  录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的十年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素质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丰富一国两制实践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坚持不懈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

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的十年

林兆木

      经过改革开放头20年的艰苦奋斗,到上个世纪末,我国成功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党在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这10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在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力跑中,实现了新的跨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

          综观过去10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和重大调整,国内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以及相关的社会矛盾凸显,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强化,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和客观条件呈现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有利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开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总的看,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战胜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显著进展的10年,是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10年,是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的10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10年。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过去10年,从国际经济环境看,大体分为两段:前5年世界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上行区间,美欧等发达国家总需求上升,经济发展较快,2003年至2007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4.75%,全球商品贸易年均增长16.5%,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最快的。我国及时抓住有利时机,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2003年至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年均分别增长28.5%9.65%,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5%。后5年,即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深化,发达国家经济处于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之中。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计算,2008年至2011年,美国、德国、法国的国内生产总值4年累计仅分别增长0.82%2.1%0.21%;而日本、英国、意大利4年累计则分别下降3.1%2.8%4.5%。全球商品贸易4年累计增长29.1%,年均增长仅6.6%。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党及时作出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08年至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长44.4%,年均增长9.6%。正是由于我国在前5年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并在后5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一系列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避免了经济衰退,才使得这10年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经济总量大幅增长。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2.03万亿元增加到47.3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5倍,年均增长10.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4.4%提高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平均超过20%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10.1%;按照平均汇率折算,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4930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10年来在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还呈现以下特点。

      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农业基础增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加快的格局逐步形成。2003年至2011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量从8614亿斤提高到11424亿斤,增长2810亿斤,年均增长351亿斤,实现八连增。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发展加快,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011年上升到43.1%

      城乡、区域结构逐步改善。2003年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基本政策取向,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统筹城乡发展。10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2003年至2011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622元提高到6977元,平均每年增加544元。2010年和2011年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10年来党中央先后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同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2002年提高1.3个和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2002年提高5.5个和3.2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至2011年,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5.7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优良资产。能源生产供应能力稳步提高。2011年能源生产总量比2002年增长1.1倍。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增强,高速铁路迅速发展,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2011年,铁路营业里程9.3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29.6%;公路里程410.6万公里,增长1.3倍,其中高速公路8.5万公里,增长2.4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349.1万公里,增长1.1倍;沿海规模以上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2.7倍。邮电通信业蓬勃发展,全国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3.2%2011年移动电话年末用户达98625万,比2002年增长3.8倍。互联网上网人数5.1亿人,稳居全球第一。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面对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幅增长的严峻形势,十一五规划将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并取得了成效。十一五期间,5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二、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发展加快

      2003年非典疫情暴露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一长一短的问题,同年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全党更加自觉地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决定和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谋划。多年来经济和财力持续增长,也使加强社会建设具备更好条件。所有这些,都使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成为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和迅速发展的10年。

      科技事业迅速发展、成果丰硕。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11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610亿元,比2002年增长5.7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07%提高到1.8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组织实施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下了7062米的下潜纪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继续深化。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如期实现。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青壮年文盲率降到1.08%。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62.3%。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学率从42.8%提高到84.5%。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到同级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从15%提高到26.9%,总规模居世界第一。

      文化建设成绩斐然。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团体显著增加。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增加10352万户。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7.1%97.8%。文化事业和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比重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在2004年、2008年和2012年三届奥运会以及其他世界大赛中,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优异成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现了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崭新面貌。

      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新成就。成功应对了突如其来的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201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万个,卫生技术人员620万人,医院卫生机构床位516万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启动以破除以药养医为重点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从2009年开始,我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4.83岁。

      三、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把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是民生之本,多年来党和国家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就业。2011年,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比2002年增加10755万人,年均增加1195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从34.3%提高到47.0%4000多万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先后有2800多万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以下的较低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是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居民财产显著增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20028.69万亿元增加到201134.36万亿元。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40.4%,比2002年分别降低1.4个和5.8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2平方米,增加9.7平方米。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移动电话205.3部,家用电脑81.9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空调机22.6台,移动电话179.7部。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84亿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32亿人,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达6.16亿人。参加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达1.43亿人和1.77亿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至2012年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并逐步提高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待遇,以及城乡低保、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2011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73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8.32亿人,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95%以上的城乡居民得到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2011年末,2277万城市居民和530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大规模进行保障房建设,截至2011年底,全国通过实物住房和货币补贴方式,累计使3000多万住房困难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以低收入标准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从2002年末的8645万人下降到2010年末的2688万人。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按照新标准,年末农村扶贫对象为12238万人。
 
      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1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基本动力来自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并不断推进改革开放。

      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公司上市,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发展壮大。中央企业从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重组整合到2011年的117家,虽然央企同比减少40%,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2003年至2011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由7.13万亿元增长到28万亿元。2012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由2003年的6家增至54家。邮政、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等行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务院于2005年和2009年先后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简称“3636),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

      财税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完善,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内外资所得税实现统一,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推开,燃油税费改革全面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在新疆试点后向全国推行,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在上海试点后不断扩大范围。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重要成果,中央和地方的预算外管理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从20021.89万亿元增加到201110.37万亿元。

      金融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完成并成功上市,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开,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发展迅速。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解决了长期困扰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问题。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及场外市场平稳推出,证券市场进一步完善。重点国有保险企业重组改制上市。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银行存贷款利率均可浮动执行。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汇率弹性大幅增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从试点扩大到全国,启动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试点,开展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国际收入状况良好,外汇储备从20022864亿美元,增加到201131811亿美元;黄金储备从20021929万盎司,增加到20113389万盎司。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核准制和备案制全面实施。

      价格改革逐步深化。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出台电价改革方案,完成厂网价格分离,开展竞价上网试点,对部分高能耗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成品油价格改革顺利推出,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运行。出台天然气出厂价格改革方案,形成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调整机制。实行水价改革,出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一些地区进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试点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加价制度。

      农村改革持续推进。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收购市场全面放开,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序建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开,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启动。到2011年,已完成确权集体林地26亿亩。国有农场改革进展顺利。草原承包经营制度积极推进。水利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9倍;连续3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2003年至2011年,货物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1.6%,进口贸易年均增长21.8%。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战略,认真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进口关税总水平降至9.8%,并进一步简化进口管理,基本取消了进口配额管理。近几年外贸顺差逐年减少,贸易平衡状况改善。形成了全方位和多元化进出口市场格局。进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2011年在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占比达94.7%;机电产品占比达57.2%;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28.9%。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快速增长,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扩大,利用外资结构改善,从加工制造业向制造业两端延伸,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拓展。201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160亿美元,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增长迅速。2011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601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9.7倍。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不断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比2002年增长6.2倍。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多边双边经贸关系继续深化。

      10年来,民主法制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10年来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这三个依靠,也是今后我们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法宝和保证。

      我国在过去1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要牢记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党提出的这个警示,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振奋精神,更加扎实地工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源:《光明日报》20121120日)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

欧阳淞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这一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和根本成就,对于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不断夺取改革发展稳定新胜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党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为己任;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始不久,党就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贯穿党的全部历史的一条主线。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革命条件特殊而复杂。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实践,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党又领导人民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使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党领导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然探索中出现了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和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特别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但是,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包含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理论准备。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为了冲破的思想禁锢,打开工作局面,邓小平同志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摈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发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强音,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打开外交工作新局面;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引领党和国家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领导我们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础上,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许多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严峻考验面前,紧紧依靠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成功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根本动力,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把坚持社会主义与发展市场经济创造性结合起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展开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的全面改革进程,打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对外开放大门,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外交工作取得新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我们党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四)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给我国发展带来的严重困难,党中央科学判断,正确决断,从容应对,使我国率先在全球实现经济企稳回升。党和人民取得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伟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探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包含的各方面目标和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致力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新局面。10年间,我国经济总量实现由世界第六位到第二位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光明美好的发展前景。

      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90多年来,党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是一以贯之的,探索历程是充满艰辛的,伟大成就是举世瞩目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坚持团结和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必将永载史册。

      二、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9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这就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党站在时代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充分自信和高度自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居于根本地位,既是其他成就的必然发展,又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其他成就。9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90多年成就积累而成,是90多年来各方面成就的集大成。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一定意义上是过去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继续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萌芽于党局部执政时期,奠基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几代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党所取得的全部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在内的其他一切成就的升华。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巩固其他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巩固和发展90多年来党所创造的成就提出了严峻挑战。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强基固本、凝神聚气,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为巩固和发展党90多年来创造的一切成就提供正确方向、理论指南和制度保障。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否定了党90多年一切成就的根本;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他一切已经取得的成就就会丧失依托,甚至化为乌有。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党和人民在未来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提供了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更广泛的权利和自由,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今后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供了可能,开拓了空间。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发展进步都将无从谈起。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历史昭示未来。回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可以启迪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的必经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是造福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就是忠诚于党和人民,就是忠诚于我们伟大的祖国。

      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要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充分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历史依据。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坚持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这些方面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它承载着一切信仰社会主义的人们真挚的寄托,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的东方闪耀璀璨的光芒。我们坚信: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无往而不胜。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作出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并从这个最大国情实际出发,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坚信:符合中国国情,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无往而不胜。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三大规律。我们党在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把推进伟大事业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能力更加强大,执政基础更加巩固,体现和丰富了共产党执政规律;探索和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把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并进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作出新思考、新探索,体现和丰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坚信:符合发展规律、代表正确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无往而不胜。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历经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机活力。历史和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信:经受住历史和实践检验、有着光明前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无往而不胜。(来源:《光明日报》20121121日)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袁曙宏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未来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内在目标,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必须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更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创新。我们要勇于把自己的思想从各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但观念的变革容易受到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影响与束缚,容易停顿、反复甚至逆转;因此,我们更要把法治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式和有效载体,通过制度供给、制度导向、制度创新来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空白、制度缺陷和制度冲突,真正把科学发展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越是从发展的早期进入发展的中期和后期,越是从粗放发展阶段转向科学发展阶段,就越需要通过法治来克服在发展过程中个体行为选择和政府决策行为选择的功利化、短期化、表面化现象,纠正各种重速度轻效益、重总量轻质量、重效率轻公平、重局部轻全局、重当前轻长远的做法,建立健全一整套支持、推动和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在当代中国,要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对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有力保证了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保证了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保证了党与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平稳交接和党的领导集体坚强有力,保证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和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全面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依靠法治治国、执政和行政的水平,努力开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时代。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纠纷持续高发多发,触点很多、燃点较低、处理不易。一些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能力和责任感不强,容易导致处理失当、激化矛盾,甚至演化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法治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方式,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重要基础。在我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正、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根本上要靠法治,要靠全面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应通过整体、全面、合理的制度安排,从制度上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平衡不同利益诉求,努力以制度防纠纷于未起、化矛盾于未发,从源头上有效预防与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诚然,法治建设的成效有一个从小到大、从隐性到显性的过程,难以立竿见影,快速见效。但是,法治的导向和预期作用却使其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雪球效应,法治执行得越持久、越稳定,其成效就越成倍放大;而如果我们现在在法治建设上稍有松懈,未来出现的问题就可能是全局性、长期性甚至是灾难性的,解决起来事倍功半,积重难返。总之,我们只有把法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法治建设的灵魂,把切实保护每个公民的每一项合法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2004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执政方式的与时俱进和制度创新,突出体现了执政党在领导国家法治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关键性,有力地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提高了党的执政水平。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党的意志和路线方针政策规范化、程序化、法律化,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是我们党有效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深刻指出的: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二、围绕法治建设的重点环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十分庞大和复杂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规划、突出重点、统一实施、狠抓落实。

      (一)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立法、有法可依,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前提。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是,如何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仍然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自觉适应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努力推动立法从主要服务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总量和规模,向更加注重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效益、质量和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转变;从主要进行有关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立法、致力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更加注重有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立法、同时着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转变;从主要强调立法的数量和速度,向更加注重立法的质量和效果转变。这就要求我们重点加强完善经济体制、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文化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以及规范制约权力等领域和方面的立法。要完善科学民主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扩大立法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以保证立法真正遵循客观规律、集中公众智慧、实现人民利益,切实增强法律法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推进依法行政,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到2020年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推进依法行政任务、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以来,我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打下了有力基础。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形式化口号化实用化的倾向。在我国,行政机关承担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繁重管理任务,实施80%以上的法律法规,其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不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就不可能做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就不能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正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目标的重大意义所在。

      从现在起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只有8年期限,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我们要围绕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公开、行政权力监督、行政化解矛盾纠纷等主要环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着力规范政府行为,特别是要紧紧抓住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个重点和难点任务,完善执法体制,创新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经济社会秩序。

      (三)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化司法改革、保证司法公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七大以来,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取得重大进展。但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有着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司法体制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当前,我们要切实按照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的目标,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继续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审判权、检察权运行机制。要严格规范司法行为,大力推进司法公正和司法公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日益高涨的关注和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升法官、检察官的司法理念、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维护司法公信力和权威。

      (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努力建设法治社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准确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精神,是全面反映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是集中代表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人民群众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力量,要通过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真正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并逐步深入人心。要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抵御错误观点的干扰和影响,让社会公众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认识和信仰。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高度重视道德对社会公众的规范作用,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形成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现代公民意识。

      三、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进依法治国的意识和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党的十八大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一)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学法、尊法、守法,努力提高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执掌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公权力的特殊群体,作为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执政主体,必须具有较高的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就像其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水平和能力一样。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是其法治意识和能力的集中体现。所谓法治思维,在本质上区别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其实质就是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权利和尊重保障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因此,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真正尊崇宪法和法律,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努力做到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是自觉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

      (二)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是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和紧迫需要作出的一个重要论断。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难度在加大,复杂性在加深,利益冲突在加剧,各种矛盾的关联性、集聚性、突发性进一步增强,加上互联网、手机媒体、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广泛运用及其对负面新闻和社会情绪的放大效应,很容易引发矛盾冲突和局部危机。同时,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和权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既给我们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带来很大压力,也增添了内在动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改革发展稳定新形势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认识法治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推动力,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坚决纠正把法治与改革发展稳定对立起来,认为依法办事束缚手脚、妨碍改革、阻碍发展、影响维稳的不正确观念和做法,真正做到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努力使改革发展稳定进程与法治建设进程相协调、相统一。

      (三)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思想认识从重经济建设、轻法治建设的观念中转变过来,把法治建设从重立法重形式重宣传、轻执法轻落实轻效果的倾向中转变过来,把法治工作从重治民重处罚重管理、轻治官轻教育轻服务的方式中转变过来,在重视程度、领导力度和推进速度上都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由一把手挂帅的推进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统一领导本地区、本部门的法治建设工作,把法治建设任务与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深入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面临的重大和突出问题,及时消除影响和制约法治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重视提拔使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强且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要加强法治建设考核工作,把推进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使法治建设真正成为一种硬标准、硬要求、硬约束。要勇于实践、敢于开拓,既要积极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更要立足我国国情总结自己的法治经验、适应自己的法治需求、彰显自己的法治特色、创新自己的法治举措,决不搞全盘西化、决不搞全面移植、决不搞照抄照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总之,只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法治规律与中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坚持自上而下有力推动与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就一定能开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局面,就一定能取得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成效,就一定能在社会主义中国创造出与经济建设奇迹相媲美的法治建设奇迹。(来源:《光明日报》20121122日)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

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

魏礼群

      行政体制是国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这是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执行。

      一、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重大意义

      (一)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建立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上层建筑也要随之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反作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巩固;反之,就会影响、制约经济基础的发展、壮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行政管理属于上层建筑,总是要不断改进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这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阐述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发生着广泛而深刻变化,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总的看,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还很不适应,必须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使行政体制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体制相协调,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任务。

      (二)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更加成熟制度体系的关键环节

      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成功之路。30多年来,我们党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各个领域改革开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总的看,当前改革开放仍处于攻坚时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存在,必须加快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体制和制度。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也是形成更加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迫切要求。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行政体制改革既是整个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整个改革开放起着重大作用。只有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为其他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行政体制制度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以利于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和方针政策。

      (三)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过去10年,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仍然落后,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是: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教育、卫生、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矛盾较多;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这些问题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都与行政体制存在缺陷和弊端有关。只有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这是实现行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近几年来,通过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我们朝着这个总体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对照这个总体目标要求,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还有不小差距,包括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主体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政府结构不合理,职责关系不顺;政府管理方式需要改进,行政效率有待提高。从现在到2020年只有8年时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增强推进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步伐,确保既定的行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这就是: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要着重抓好以下方面的改革。

      (一)继续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是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即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为此,一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加强和改进国家宏观调控,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二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体制、法制、政策、能力、人才和信息化方面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营造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

      大部门制是一种合理设置机构、优化职能配置的政府组织模式。实行大部门制改革,不仅可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行政运行机制,有效克服行政体制中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职责不清,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而且有利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提高决策水平,有利于整合公务员队伍,优化人员结构。因此,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明确要求,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这体现了中央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决心。推进大部门制改革,要对职能相近、管理分散的机构进行合并,对职责交叉重复、相互扯皮、长期难以协调解决的机构进行合并调整,以利于权责统一、提高整体效能。同时,要对职能范围过宽、权力过分集中的机构进行适当分设,以改变部门结构失衡和运行中顾此失彼的现象。建立健全部门职责体系,是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基础。要科学划分、合理界定政府各部门职能,包括综合部门与专业部门、专业部门与专业部门的职责关系,明确各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要进一步理顺部门关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三)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按照这一要求,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认真解决我国当前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一要进一步优化行政层级。合理、协调的行政层级是国家行政权力顺畅、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要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能与责任,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要科学界定和明确省以下不同层级地方政府职能与权责关系,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近几年,一些省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市)的改革,这是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探索。但由于我们国家大,各地发展不平衡,也由于历史的和当前的情况不同,这方面的改革要积极而慎重地进行,不搞一个模式,不能一刀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决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继续进行探索,要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正确引导。二要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设置。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区划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行政管理的效能。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城市化发展对行政区划设置提出了新要求,要按照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更好提供公共服务的原则,合理调整行政区划。要简化行政管理层级,适时适度地调整行政区规模和管理幅度。通过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合理配置行政资源,提高行政能力与效率。三要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乡镇政府等基层政权组织是国家政权的基石,乡镇行政体制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按照因地制宜、精简效能、权责一致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机构设置,精简机构人员,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对经济总量较大、吸纳人口较多的县城和小城镇,赋予其与经济总量和管理人口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同时,各级机构都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这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这是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重要方面。一要树立现代行政理念,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善于运用市场机制、社会力量,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行电子政务,优化管理流程,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使行政管理富有成效。二要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着力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加强行政立法、执法和监督工作,加强行政程序和行政监督制度建设,规范政府行为,推进政府建设和行政工作法治化、制度化。三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扩大政务公开范围,保障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监督政府、支持政府。四要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合理界定决策权限,规范决策行为。完善决策信息系统和决策智力支持系统。五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推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六要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加快完善行政绩效评估标准、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评估方法,有效引导和督促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快推进统计制度改革,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加强行政绩效监督检查,特别是要让广大群众参与政府绩效考评,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要注重运用绩效考评结果,严明奖惩办法,加快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五)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既是政府自身改革的延伸,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任务。要按照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遵循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创新体制机制,尤其要着力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要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基本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在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进一步优化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

      三、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一)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行政体制改革是整个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方面改革都有密切关系,涉及行政权力关系的调整和政府组织结构的变动,涉及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等一系列重要关系。因此,行政体制改革需要放到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谋划,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与其他方面的改革一起统筹规划部署,整体协调推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这对加强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有着重要意义。要把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深入研究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相互关系,把握好各方面改革相互适应、相互支撑的规律性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高体制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增强各方面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配套性、实效性,确保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顺利推进。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围绕目标,不断探索、稳步前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首先要按照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总体目标,明确改革的方向、重点和路径,既要防止改革进展缓慢,又要防止改革急于求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把握住了连续性,才能把握事物的历史状况和发展趋势;把握住了阶段性,才能明确事物的现状特点和发展重点。行政体制改革也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每一个时期都要有一定的改革任务,突出重点,不断突破。因此,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必须有长远目标下的近期目标,在总体规划下体现一个时期的重点安排,做到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三)鼓励创新,勇于实践

      实践是人类发展的基石,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我们党和政府的许多重大政策和做法都源于人民群众的创新,源于基层的实践。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要鼓励和支持地方、部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推进创新,为深化改革积累经验。近年来,许多地方和部门在实践中围绕政府组织结构、层级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包括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等等。有关部门和地方要作深入调查研究和客观评价这些改革措施的效果,认真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那些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得到完善和推广。

      (四)总结经验,注重实效

      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认真加以总结,以更好地把握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规律。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注重实际效果,既要鼓励和支持地方、部门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勇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又要高度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大胆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用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指导和推进新的改革实践,把各方面改革不断推向前进。(来源:《光明日报》20121123日)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袁贵仁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们党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新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历史起点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巩固

      10年来,优先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党和国家的坚定意志,全国上下形成了共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预计达到2.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将如期实现。许多地方实施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一把手工程,将教育发展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实行教育优先发展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形成了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新机制,为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取得重要进展

      10年来,党中央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专门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加强青少年体育等作出重要部署。教育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服务人民。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健康向上,成为大有希望的一代,值得信赖的一代。

      (三)教育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逐步深化

      10年来,党中央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对教育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管理的职责与权限更加明确。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逐步理顺,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初步建立。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公共教育财政制度不断健全,形成了义务教育由政府负全责、非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教育开放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同步发展的新局面。

      (四)促进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10年来,党中央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切实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到2011年底,我国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降到1.08%,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全国幼儿园增加5.5万所,在园儿童数增加138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2.3%。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学率从42.8%提高到84%。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到同级教育的半壁江山,启动实施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总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从15%提高到26.9%。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西部和民族地区主要教育发展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初步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每年资助近1.8亿名学生,保证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600多万农村初中小学生受益的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初步解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积极推进。教育乱收费有效遏制。普通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成效显著。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

      (五)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10年来,党中央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颁布教育督导条例,建立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测评估制度,构建督政、督学、教育质量监测相结合的中国特色教育督导体系。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高中教育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促进各级各类学校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评价方式方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整体能力显著增强。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的基础工作和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深入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涌现出一大批教书育人楷模。

      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的道路,是人民满意的道路。这条道路既凝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又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规律;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理论,又体现了中国国情;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教育基本原则,又借鉴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新形势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行了新的谋划,对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综观国际国内大势,立足基本国情,必须深刻认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

      (一)准确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机遇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愈加激烈,知识创新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教育和人才优势作为国家最核心的战略利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在这样的形势下,确保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迫切需要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深度开发人力资源。

      强国必先强教。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建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使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质量和贡献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是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现实需要,集中体现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阶段性特征。党中央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总体部署紧密联系在一起,必将成为我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

      (二)主动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特别强调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我国发展后劲、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更多依靠劳动者大军和各类人才队伍素质的持续提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青少年开始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必须把教育摆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特殊重要位置。总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不断完善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迫切要求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三)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新期盼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育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进而超过5000美元时,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会更加强烈。世纪之交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2011年突破了5000美元,近10多年我国社会正在从生存型消费进入发展型消费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建设的愿望更加强烈。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和接受良好教育机会,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集中体现。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到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在学有所教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在部署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时特别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是教育战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三、进一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前进方向和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使教育更加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更加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教育方针凝聚了党和人民对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教育方针作出了符合时代特点、顺应人民意愿、遵循教育规律的精辟概括,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深刻阐释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丰富内涵,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这一本质要求。我们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二)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胡锦涛同志强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重视教育质量,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长期遵循的工作方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一系列部署,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践行终身学习观念,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对于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具有重要意义。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扎实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整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而努力奋斗。

      (三)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是更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要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保障制度改革,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努力实现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四)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人民满意的教育,既在于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是受教育机会、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教育制度规则的公平状况都有显著提高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作出明确的制度安排,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以加快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步伐、建立全面覆盖困难群体的资助政策体系和帮扶制度为重点,强化政府责任,完善资源配置制度,健全法制保障,促进教育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困难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着力保障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逐渐缩小教育发展中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校际差距,为所有学生开辟不同的成长成才之路。要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加强制度建设和社会监督,在推进校务公开及招生阳光工程、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等方面,用更为规范的管理协调来维护教育公平。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根本上取决于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今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将更多地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以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为目标,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特别是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改进培训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要着重从制度上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大力宣传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而可靠的基础。(来源:《光明日报》20121124日)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

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素质

宁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把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推向深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素质。

      一、充分肯定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

      新中国诞生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医疗卫生队伍在应对非典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化医改5项重点任务取得显著成效和阶段性成果,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基本建立。截至2011年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3项基本医保的人数已超过13亿,覆盖了95%以上的城乡居民,织起了世界上最大一张基本医疗保障网。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到20117月,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照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层群众用药负担大幅降低。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力度加大,10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各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累计覆盖近2亿人。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在17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311个县级医院推进了综合改革试点。社会办医得到鼓励、引导和发展。

      (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逐步走上科学轨道

      一是卫生事业不断壮大。2011年,全国卫生机构达95.4万个,卫生人员达861.6万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达4.37人。二是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显著加强。3年来中央投资支持了2200多所县级医院、6200多所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所和2300多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近年来,有36万名基层机构在岗人员参加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免费培养了医学生1万多人。三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高。3年来中央投资支持了2900多个县级卫生监督和急救机构、2200多个县乡计生服务站、500多个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建设,以及4500多个中西部县级卫生保健机构的设备购置。四是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逐步增强。近5年,政府对卫生的投入累计超过2万亿元,比前5年增加2倍。专业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实现公益性运行。五是基层群众在卫生改革发展中明显受益。2011年在基层机构诊疗的患者比2008年增加8.4亿人次,增长28.5%。群众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一般达到70%,补偿上限平均接近8万元。新农合门诊统筹已普遍推行,基层机构基本药物价格比3年前平均下降30%。全国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的比重从2002年的57.7%降至2011年的34.9%,居民负担明显下降。

      (三)国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2000—201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1.4岁提高到74.8岁;2002—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从10万分之51.3下降到10万分之26.1,婴儿死亡率从29.2‰下降到12.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34.9‰下降到15.6‰。我国已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关于健康的指标,居民健康水平走在发展中国家前列。

      二、加深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重要意义的认识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应有之义

      健康需求是居民需求的重要方面,人民健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要求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要求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居民生活环境快速变化,疾病模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传统传染病、新发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多重疾病并存,意外损害、食品安全等各类危险因素交织,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居民健康需求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而卫生发展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仍严重短缺。只有加快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才能逐步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

      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其中包括健康需求。反过来,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高人民健康等方面水平和质量,是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仍比较突出。201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明显低于世界8.5%左右和发达国家10%以上的平均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仍在35%左右,大大高于世界20%以下和发达国家平均15%以下的平均水平;城乡和区域卫生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薄弱,看病难特别是到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特别是群众看病负担重等问题亟待解决。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三)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过去3年,我们实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良好开局,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明显改善。但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深层次问题集中暴露,卫生资源供给约束与卫生需求持续增长的矛盾、卫生体制机制障碍与卫生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矛盾凸显,尤其是以药补医机制尚未消除,不仅干扰医疗正常秩序,而且影响国民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素质,必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适应社会多层次医疗卫生需求,这正是我们深化医改的目标要求。

      三、以增进人民健康为宗旨加强卫生事业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工作。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12年,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论述,明确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方针。

      (一)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基础。在国际上,通常把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人均预期寿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核心指标,把消除重大疾病危险作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从国内看,人民群众吃穿用问题基本解决后,对健康指标的要求、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期待越来越高。还要看到,我国人口多、生产力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提高医药卫生事业的公平性、可及性和有效性,解决好广大群众的健康问题。因此,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推动发展,都要始终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二)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重要方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增长,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也存在较大的社会风险,直接影响群众小康生活的实现,这就需要坚持预防为主,更加重视疾病防治。同时,我国仍有近一半人口居住在农村,城镇常住人口中也有不少农民工和农村户籍居民,而这部分群众恰恰处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薄弱环节,这就需要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此外,中医药具有治未病简、便、验、廉的特色与优势,在群众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更好地维护群众健康。要以深化改革为抓手,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结构,强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重视培养国民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职工健康权益,增进人民身心健康。

      (三)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

      树立这一核心理念,是维护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的必然要求,揭示了卫生发展的规律和本质要求。基本医疗卫生,主要包括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常见病和多发病等基本医疗服务、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种由政府统一组织、个人适当投入、向全体居民公平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安排。建立这一制度,体现了基本医疗卫生作为公共产品的性质,有利于解决城乡和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政府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投入不足等问题。在深化医改中,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为逐步实现病有所医打下制度基础。

      (四)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较低,按每人每天1美元的标准衡量还有1.2亿多扶贫对象。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必须从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做起。保基本,就是要着眼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合理确定保障标准,有效提供保障服务,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广覆盖、可持续。强基层,就是要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把服务的重点放在基层,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引导基层机构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使基层机构成为群众就医的首选。建机制,就是要建立起既体现公益性、能够增强服务能力,又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的医疗卫生体制机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公平和效率、激励和约束等关系,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发展卫生事业,还需要区分基本和非基本领域。基本医疗卫生的职责由政府履行,或由政府向市场购买部分服务;非基本医疗主要交给社会去办,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选择性的、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更好地适应患者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四、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人民健康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和卫生法规,努力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十二五时期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

       (一)以实现全民医保为目标,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全民医保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内容,关乎国运、利及个人、惠及子孙。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建立了医保制度,大多数发达国家形成了覆盖全民的医保体系。我们要在全民基本医保已经初步实现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到2015年每人每年360元以上。进一步提高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和费用支付比例,搞好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衔接,使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并稳步推进基层门诊医疗费用统筹。推进医保基金城乡、地区间统筹。促进基本医保与商业医保结合。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和公益慈善协同互补作用,解决好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问题。同时,健全医保信息系统,改革支付方式,改进经办服务,推广即时结算,方便群众报销,提高全民医保的成效。

      (二)以巩固基本药物制度为重点,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素质,关系药品生产、流通、使用。要巩固政府办基层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成果,健全新的药品采购机制、补偿机制、用人机制、收入分配机制等基层机构运行新机制,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提高基层机构服务水平和效率。同时,要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非政府办基层机构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鼓励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还要完善基本药物价格形成以及人员培训、信息监测评价等机制,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供应及时、安全有效。还要提高国家药品标准,健全药品检验检测体系,推动职业药师队伍发展,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构建起安全有效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三)坚持以非营利性、公益性为主,加强城乡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医疗资源配置,应面向城乡群众实际需求,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在群众看病就医中发挥支柱作用。要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规模、结构和布局,重点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同时,坚持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具体实现形式,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现代医院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分工协作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举措,要统筹规划城市大医院与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协作,采取派出人员、巡回诊疗、帮助培训、双向转诊等多种方式,提升基层机构服务能力,逐步形成有序的疾病分级医疗机制。创新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任务,要以转变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把取消药品加成与建立医事服务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管理体制和价格、补偿、药品供应、人事分配等机制改革,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优化诊疗流程,改善病人就医条件、环境和感受,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构建多元办医格局有利于激发各类医院活力,要放宽准入范围,落实同等待遇,大力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鼓励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私人诊所,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和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到2015年使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比例达到20%左右。同时,加强政府监管,引导医疗机构以非营利性为主运行,促进医疗市场健康发展。

      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在城乡统筹。要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到2015年使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办的卫生院并有全科医生,每个行政村有村卫生室。县级医院覆盖9亿多人口,是连接大医院与基层机构的桥梁和纽带。要加快县级医院改革试点步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积极推进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发挥好县域龙头医院的作用。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基础,在方便农民看病、防控传染病、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采取多种方式,保证村卫生室正常运转,保障村医获得合理的收入,确保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底不破。同时,要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每个街道办事处或每3万至5万城镇居民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要完善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医学科技发展,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通过多方努力,使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体现公益性和均等化。要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形成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实施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支持基层机构面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卫生知识宣教、家庭保健、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管理和妇幼保健、老年护理、病残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四)促进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全面发展

      这是增进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一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控疾病、维护健康,需要城乡居民自觉参与。要更加广泛地动员群众,提高群众卫生文明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维持卫生秩序,推进综合整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二是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食品药品安全不仅是卫生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要坚持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能够全面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和食品安全责任的体制机制,强化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质量监管,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网络、食品安全标准制和法规制度建设,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和不安全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必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在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合理分布。要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人口出生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来源:《光明日报》20121125日)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

丰富一国两制实践

张晓明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十多年来,一国两制方针全面付诸实践,并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内涵,明确提出了港澳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表达了对港澳同胞的信任。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有关新思想、新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一国两制实践及其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对一国两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准确把握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以下两个方面深入阐述了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内涵:

      (一)完整概括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胡锦涛同志201271日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时发表的讲话,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表述为一国两制方针的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标,意旨与此相同。这里所说的国家发展利益,不是指一般的、某个局部的经济利益,而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和重大利益。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3个不平等条约,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争取通过和平手段解决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在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从19793月邓小平同志会见香港总督麦里浩到19823月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12条方针政策基本定型,直至后来的中英谈判和基本法起草,在一国两制方针孕育、成熟并用于指导香港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中国政府坚持的原则立场始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香港主权问题不容讨论,1997年中国政府必须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二是中国政府会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实行特殊的政策,以保持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长期繁荣稳定。中国政府处理澳门问题的基本立场与处理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有关方针政策也是大同小异。香港、澳门回归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却是永恒主题和长久任务。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制定的涉及港澳的一系列政策,采取的涉及港澳的各项重大举措,无论是政治法律、经济民生还是社会生活方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所以说,这两个方面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处理港澳问题的一贯立场和原则,而且是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宗旨。我们在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复杂多样,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这两个方面。也只有兼顾这两个方面,才能全面把握一国两制方针的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标。

      (二)着重指出了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必须把握好的三对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从港澳回归以来的情况看,强调把握好这三对关系非常重要。

      1.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一国两制的内涵有一系列重要论述。一国两制是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全面、准确地理解和实施一国两制方针,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国原则,又要尊重两制差异,而不能把一国两制相互割裂甚至相互对立。

      坚持一国原则,最根本的就是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而不能做有损于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事情。为此,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第23条都规定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已于2009年制定了《维护国家安全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应当履行应尽的宪制责任,适时完成这一立法。对于在特别行政区鼓吹全民公投城邦自治运动等有违一国原则的言论,社会各界人士也应当高度警惕。尊重两制差异,就是中央政府和内地民众与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相互尊重对方所实行的社会制度,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某些差异。从内地来讲,对特别行政区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及与之伴生的一些现象,要有足够的尊重和包容,不能按照内地的观念和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对其中某些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经验,内地仍要虚心学习和借鉴。从特别行政区来说,则要尊重国家主体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尊重国家实行的政治体制,尊重内地的司法制度。邓小平同志讲过,我们对香港、澳门、台湾的政策,也是在国家主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的。特别行政区居民要深入了解国情,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人民逐步解决国家现存的各种突出问题。我们形象地讲井水不犯河水,就是强调要有这种相互尊重,求一国之大同,存两制之大异。这也是内地和特别行政区长期和谐相处之道。

      2.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

      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许多自治权,如自行制定货币金融政策、终审权等,都是联邦制国家的州所没有的。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强调不干预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实际执行情况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也不是香港、澳门固有的,而是来源于中央的授权。

      基本法对于在一国两制下中央享有的权力作了明确规定。依照基本法的规定,中央的权力并不限于通常所强调的外交权、防务权,还包括:任命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审查和发回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决定部分全国性法律在特别行政区实施;对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其修改的最终决定权;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解释基本法;修改基本法;等等。香港回归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对香港基本法有关条文作过4次解释,所针对的都是已经引发社会争议、确需通过对基本法解释加以明确的重大现实问题。围绕这些解释香港社会曾经出现过一些争论,某些人以普通法制度下解释法律由法院负责为由,排斥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的权力,甚至危言耸听地攻击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损害香港的司法独立,至今仍在宣称特别行政区法院有权判决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解释和决定违法,这恰恰是无视基本法的规定、不尊重中央依法享有的权力的表现。令人高兴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释法积极效果的显现,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

      3.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

      正像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特别是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严重冲击后,港澳各界人士从亲身体验中进一步认识到伟大的祖国是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过去5年,中央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港澳、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扩充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内容,增签并实施了6个补充协议;稳步扩大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覆盖面达至内地49个城市,超过2亿居民;务实推进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先后推出了允许内地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国债,允许香港银行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并逐步将结算范围扩大至全国等多项措施(至20128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已达5523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累计达30300亿元);推进以粤港澳合作为重点的区域合作,先后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大力推动内地与港澳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大型基建项目正在建设中;向港澳保质保量供应食品、水、电、天然气等物资,确保港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还首次将涉港澳政策内容单列成章,进一步明确了港澳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定位。这些举措对于港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提升居民信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毋庸讳言,随着港澳经济内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渐累积、内地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港澳原有的部分竞争优势有所削弱。着眼未来,中央政府坚定支持港澳经济繁荣发展的政策取向不会改变,但是,从港澳自身来说,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重要的是要在提升自身竞争力方面务实有为。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潮流,着力保持并提升原有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用足、用好中央支持港澳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化与内地的交流合作;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减少内耗,维护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认真贯彻港澳工作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以往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对港澳工作的总体要求。这些要求既是中央政府对港澳方针政策的明确宣示,也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港澳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

      基本法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法律化、具体化。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依法治港、依法治澳,关键是要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维护基本法的权威,把基本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作为对港澳工作的一条总要求。

      (二)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一国两制实践不断发展,基本法实施过程中不断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客观上要求完善有关制度和机制。特别是要着眼于香港、澳门的长治久安,把基本法规定的属于中央的权力行使好,使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切实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运行。比如,要进一步完善行政长官向中央政府述职和报告重要情况、重大事项的制度,把行政长官向中央负责的关系落实好;完善与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任命相关的制度,把中央对主要官员的任命权落实好;完善对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报备审查制度,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特别行政区立法的监督权落实好;等等。

      (三)坚定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这一要求是中央政府的一贯立场,是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必然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是胡锦涛同志20083月参加香港、澳门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组座谈时最早提出的,是中央政府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港澳社会的主流民意。近些年来,民生问题在香港、澳门社会日益凸显,尤其在香港,住房困难、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焦点,影响了社会和谐气氛。梁振英先生和崔世安先生已经并仍在继续分别领导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采取有关政策措施,积极回应社会诉求。从根本上说,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必须依靠发展。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两地的政制民主循序渐进,取得长足进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12月作出的有关决定明确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于2017年实行行政长官普选,在行政长官实行普选后,可实行立法会全体议员由普选产生的办法。澳门也于20128月完成了对2013年立法会产生办法和2014年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修改,扩大了两个产生办法的民主成分。中央政府真诚地希望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发展符合自身社会实际情况的政制民主,希望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在遵循基本法有关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基础上,就行政长官和立法会普选的具体办法理性讨论,凝聚共识,从而促成普选的顺利实现。

      (四)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

      截至2011年底,香港在内地的直接投资项目累计达30多万个,比1997年增长近1倍;内地实际使用港资累计达4662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近3倍。在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内地与港澳的交流合作也呈现出全方位发展态势。以旅游为例,自2003年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以来,内地访港旅客总数已由2003年的847万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2810万人次,占访港游客总数的67%2011年内地游客在港消费总额约为2631亿港元,是2003年的近4倍。内地居民访澳总人数也由2003年的574万人次增加到20111616万人次,增长了近3倍。尽管在内地居民与港澳居民频密交往的过程中,也偶发一些摩擦和矛盾,引发一些社会关注,但是,推进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不仅有利于促进港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地位,有利于香港新兴优势产业的提升和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内地的改革和开放,互利双赢,惠及各方,所产生的社会综合效益也是积极的。

      (五)促进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大团结

      广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素有爱国爱港、爱国爱澳的光荣传统。胡锦涛同志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举行的庆祝回归15周年的晚宴上,呼吁香港同胞以国家和香港整体利益为重,珍爱共同家园,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并希望香港社会提倡多一些合作,多一些协商,多一些包容,关爱基层,扶助贫弱,守望相助,共享和谐。这一讲话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继续高举爱国爱港、爱国爱澳的旗帜,把社会各阶层、各界别的人士最广泛地团结和凝聚在一起,必将形成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

      (六)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事务属于中国内政范畴,但一些外部势力仍不时对港澳内部事务说三道四,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扶植港澳反对派力量,甚至深度介入港澳当地选举事务,为反对派各派参选进行协调等。对此,我们要继续坚决反对,并采取相应措施,更有效地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对港澳事务的干预。

      三、始终相信港澳同胞的管治能力

      香港同胞、澳门同胞是香港、澳门的主人,办好香港、澳门的事情,关键靠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邓小平同志早就讲过:要相信香港的中国人能治理好香港。不相信中国人有能力管好香港,这是老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思想状态。……香港人是能治理好香港的,要有这个自信心。十多年来,广大港澳同胞正是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特别行政区的管理和建设,同舟共济,奋力拼搏,使得香港、澳门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保持了经济繁荣、民生改善、民主进步、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目前港澳社会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并不是港澳社会所独有的,港澳社会公众对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施政有较高期望和要求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施政经验不断积累,各类人才尤其是政治人才不断培养和成长,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管治能力和水平也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一定能够谱写出新的光辉篇章。

      香港同胞、澳门同胞是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主人,也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从港澳回归祖国的那一刻起,两地的前途命运就更加紧密地与祖国内地的前途命运维系在一起。随着祖国不断走向强盛,民主法治和道德建设不断进步,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港澳同胞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必将不断增强,在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家事务方面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港澳同胞必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来源:《光明日报》20121126日)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

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孙亚夫

      我们党十七大以来的对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推动两岸关系从高度危险的关头转向和平发展,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进入巩固和深化的新阶段。在对台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肯定了这5年来对台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在总结5年来对台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这一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既保持了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连续性,又富于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指引我们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我们务必要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大的决策部署,取得对台工作新的更大进展。

      一、党的十七大以来对台工作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2007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后,台海形势正处于高危期,陈水扁当局力图通过所谓宪政改造台湾加入联合国公民投票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到了最猖狂的时候,入联公投将在20083月与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一并举办。我们绝不允许这一严重的台独分裂图谋得逞,对之进行了坚决斗争,最终取得了这场较量的决定性胜利。20083月,所谓宪改彻底破产,入联公投也归于失败。同时,民进党在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中落败,国民党赢得了这场选举。民进党下台,丧失了运用政权的力量推动台独活动、制造台独重大事变的条件;国民党重新在台湾执政,国共两党有了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条件。这是台湾局势的积极变化,也是两岸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紧张动荡走向和平发展的转折点。反台独斗争的重大胜利,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推动台海形势总体上趋向稳定,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总揽全局,从战略高度作出了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决策和部署。对台工作抓住机遇,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开辟前进的道路。20081231日,中央隆重举行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题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全民族发展的高度,指明了在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的方向,是对台工作又一份纲领性文献。这一讲话全面总结了30年来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发展、推进两岸关系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对台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论断;并且从增进政治互信、推进经济合作、加强文化交流、扩大人民往来、协商涉外事务和解决政治军事问题等6个方面,提出了政策主张,擘画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蓝图,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及其政策主张,是30年来对台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晶,全面把握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深刻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规律和前进道路,贯穿了实现和平统一的战略考虑和务实思路,包含了一系列新观念、新政策、新主张,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形成了系统的对台工作政策体系,是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方针。4年来,对台工作坚持中央大政方针,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和政策主张,推动两岸关系重大转折,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丰硕成果,展现出从未有过的和平发展新局面,总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第一,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确保两岸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国共两党、两岸双方信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在此基础上建立互信、良性互动,为两岸交流合作、协商谈判营造了必要环境,为两岸关系保持正确方向和发展势头提供了最基本保障。

      第二,两岸协商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恢复了1998年以后中断10年之久的商谈,迄今签署了18项协议,达成多项共识,解决了诸多事关两岸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协议范围内的两岸人民交往、经济合作、权益保障作出了制度化安排。

      第三,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两岸开通空运定期直通航班、海运直接通航、全面直接通邮,大陆企业开始向台湾投资,圆了两岸同胞为之努力30年之久的夙愿,大大方便了人民往来,促进了贸易投资的发展。

      第四,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ECFA推动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明确了两岸贸易自由化的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平台,将两岸经济合作推向了新阶段。随着ECFA早期收获计划全面实施和后续商谈持续推进,两岸经济联系愈趋密切。

      第五,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推动两岸社会各界和基层民众大交流,形成空前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态势。大陆居民20087月开始赴台旅游,产生广泛的积极效果。两岸人民往来规模迅猛扩大,2011年达到710万人次。

      第六,两岸在涉外领域的内耗大幅减少。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稳妥解决了一系列国际涉台问题,包括中华台北卫生署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世界卫生大会,对改善两岸关系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4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两岸同胞大力支持,也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这4年是对台工作十分宝贵的4年,我们成功实践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成功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在巩固两岸关系共同政治基础、实行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方针、实施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协调各地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积极做对台工作、最广泛团结台湾同胞等方面都取得了有益经验。这4年也是两岸关系进展最显著、交流合作成果最丰硕的4年,两岸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60多年来最密切的水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念深入台湾社会,激进台独主张进一步丧失市场。2012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两项选举结果表明,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正面影响明显增强,大多数台湾民众认识到九二共识对于两岸关系的重要性,希望两岸关系继续发展而不停滞倒退甚至紧张动荡。实践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行之有效,对推进两岸关系产生了重大作用。事实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愿望,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符合时代发展进步潮流,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二、全面理解党的十八大关于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这一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连续性,包含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判断和战略决策、新形势下推进对台工作的主要目标。

      中央强调要坚定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信心。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维护统一的价值观念,根植了中国必须统一的强烈意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崇高愿望和坚强意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步,奠定了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和可靠保障,决定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两岸关系历经风雨洗礼,开辟出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和平统一的进程。

      中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统一的方向和目标,全面辩证地把握和平统一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平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伟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开辟前进道路。从邓小平同志亲自作出和平统一的战略决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到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到胡锦涛同志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和平统一规律的认识,从而作出一个重要判断——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是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重要途径是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强大动力是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必要条件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同胞扩大共同利益、增强精神纽带、融洽彼此感情,有利于两岸双方建立互信、良性互动、积累共识、解决争议,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利于遏制台独活动、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有利于和平统一。因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坚定地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中央强调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充分看到,对台工作在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形成了成熟的思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较以往更充沛的工作资源,有能力、有条件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推进两岸关系还面临着种种阻碍和困难,主要是受到台独势力的阻挠,受到长期延续的固有矛盾的制约,受到某些外部势力的牵制,以及这些因素对台湾社会产生的影响。在上述形势下,我们要牢牢把握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紧紧抓住广泛团结广大台湾同胞的主线,维护既有的宝贵成果,保持正确方向和前进势头,增强政治互信,促进交流合作,扩大人民往来,推进对话协商,取得各方面新的成就,加强各领域制度化建设,从而夯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三、切实贯彻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提出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等四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四大要件和重点。

      第一,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核心是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一个中国原则建立在颠扑不破的事实和法理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遏制台独分裂图谋、确保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和正确方向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两岸基本政治分歧尚未解决,双方对一个中国政治涵义的认知仍有所不同,但是在对待中国领土和主权的最基本认识上一直有着共同点和连结点,这就是双方都认为台湾和大陆没有分裂为两个国家、两岸不是两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这就可以求同存异,求一个中国之同、存对一个中国政治涵义认知之异,由此共同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立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握两岸双方关于一个中国主张的共同点和连结点,进一步争取双方共同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立场,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双方从各自现行规定出发,确认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这一客观事实,就确立了一个中国框架。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以利于增强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进一步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民进党应该彻底放弃台独立场和一边一国主张,如果他们这样做了,我们将作出正面回应。

      第二,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拓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进道路。深化经济合作,厚植互利双赢的共同利益,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续协商和有关合作,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扩大文化交流,增强一脉相承的民族认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筑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文化基础。密切人民往来,融洽亲如一家的同胞感情,发展两岸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民众大交流,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基础。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各个领域的制度建设,继续解决两岸民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推动两岸交往的机制化。着眼于两岸关系长远发展,必须为逐步解决症结性问题创造条件。我们主张,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打开破解政治难题的瓶颈;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以利缓和台海局势、降低军事安全顾虑;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一起承担避免国家分裂的义务和责任,一起规划两岸关系进程,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

      第三,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汇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团结两岸同胞携手发展两岸关系、并肩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对台工作最基本的命题和任务。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要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贯彻到各项对台工作中去,本着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理念,满腔热忱关心台湾同胞,切实保护台湾同胞权益,积极采取对台惠民措施,让台湾同胞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团结台湾同胞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第四,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稳定环境。近些年来,台独势力数度受到沉重打击,4年前台湾选举结果证明了激进台独路线的失败,2012年选举结果证明靠包装台独立场以求东山再起同样失败了。但是,台独势力没有抛弃幻想,仍在阻挠两岸关系发展。我们必须继续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活动。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并且对彻底粉碎台独图谋充满必胜的信心。台独分裂行径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违背了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必然走向彻底失败。

      实现台湾和大陆的统一,是我们党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来源:《光明日报》20121127日)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文章

坚持不懈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叶大波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出现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坚持不懈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世界人民共同愿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主张进一步深化中国对外战略思想

      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是党中央汲取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精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时代特征和矛盾运动规律,准确把握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变化特点,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新探索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哲学精华是建设和谐世界主张的思想渊源

      “和合思想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及其哲学思想的瑰宝。即和谐、和睦、和平;即融合、契合、结合。这一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先哲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本质的概括,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中被普遍接受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历史上,中国虽几经兴衰,但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等理念却牢牢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深刻影响了中国历代对外交往的思维与方式。只有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只有坚持互利互惠、平等合作,世界才能实现共同繁荣。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建设和谐世界理念的形成,既是国家利益的驱动,也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延伸。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建设和谐世界主张的理论依据

      辩证法所讲的矛盾规律是指对立统一规律,它是辩证法的本质与核心。和谐世界理念正是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的自觉运用,是对当今世界各种矛盾存在的认知。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现实中有许多矛盾和冲突,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同时,矛盾又是对立面的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是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相互排斥,这是斗争性。和谐世界主张并不否认矛盾双方的对立,恰恰相反,它承认矛盾,同时又主动在矛盾统一体不同方面的对立中寻求同一,并为它们转向统一创造条件。和谐世界主张不是空想,它并非为人们描绘一幅虚幻的世外桃源画图,而是面对现实,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中努力降低对抗、减少冲突。当然,和谐世界的建立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艰难的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国际社会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各国人民需要锲而不舍地奋斗。建设和谐世界主张旨在激发各国人民对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追求,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凝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全人类福祉为依归的博大胸襟。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交往构成建设和谐世界主张的实践基础

      对于构建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对外工作中不断进行艰辛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在上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并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大战略判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显然,我们党对建设和谐世界的认识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国际局势的演变在不断完善、不断深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外战略思想,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对外交往的丰富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20054月,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亚非峰会时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同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作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发言,对建设和谐世界主张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2007年,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主张被正式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重申了这一主张。

      由此可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主张是中国共产党历来所倡导的世界秩序观的结晶和升华,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对外战略思想和对外政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里程碑。它充分显示了党中央驾驭复杂局面的卓越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的胆略和气魄、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宽广胸怀以及巨大的理论勇气。

      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主张符合时代潮流和世界人民共同愿望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代代相传,繁衍不息。近代以来,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冷战的摧残,人类文明遭到极大破坏。在经历了兵连祸结、生灵涂炭之后,世界人民倍加珍惜和平、更加渴望发展。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既迎来难得历史性机遇,也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日益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不懈追求。

      (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当前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作出了深刻分析和科学判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尤其令人瞩目的是,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一大批发展中国家蓬勃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上升,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地缘政治格局和改变世界经济版图,成为牵动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调整的重要因素,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它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几个世纪以来基本由西方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资源、资本、产品、信息和人才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各国相互影响加深,地区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国际合作进一步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能源、生物技术等科技创新将形成新的科技革命浪潮。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求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二)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社会面临诸多新的风险和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远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发达经济体尚难摆脱经济低迷局面,欧债危机阴影挥之不去,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普遍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盛行,国际外汇、证券、大宗商品市场持续波动,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滞后。面对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各国加紧调整发展战略,力图抢占国际分工的制高点,全球能源资源和市场争夺进一步加大,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国际安全风险呈现多元化趋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强化军事同盟、加剧军备竞赛的倾向回潮。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和极端宗教势力猖獗,防扩散形势依然严峻。地区热点和局部冲突此起彼伏,西亚北非局势持续动荡,加速地区政治生态变化和地区格局重组。亚太地区的影响上升,有关各方加大在亚太的战略投入和博弈。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大自然灾害、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走私贩毒、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影响各国的政治社会稳定。

      (三)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

      纵观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社会需要共同思考的重大问题是:如何让人类共享和平、安宁、繁荣的21世纪?毋庸讳言,和平是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而发展是和平的必要保障,人类社会如果不能实现普遍发展甚至倒退,那么维护世界和平将成为一句空话。当今世界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联系日趋紧密,利益交融不断加深,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任何国家如果单独应对攸关人类生存、安全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都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加强协调以同享机遇、携手合作以共克时艰,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主张,既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自身利益需要的必然选择,也顺应了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三、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主张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重大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进行深入的阐述,提出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强调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这是对建设和谐世界主张的进一步深化,使其思想内涵更加丰富,理论意蕴更加深厚,实践意义更加突出。

      (一)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要坚持以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相互尊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都有权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要坚决反对以大欺小、恃强凌弱、倚富压贫。要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缔造和平、维护和平、建设和平方面的核心作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奉行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当前国际安全问题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摒弃冷战热战思维和我赢你输、我兴你衰、我得你失的零和博弈观念,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只有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猜疑、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各国才能和睦相处,共享世界和平与安宁。

      (二)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璀璨夺目,相映成辉,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目前,全球有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多种宗教,各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但它们不应该成为国家之间友好交往的鸿沟,更不应该成为不同文明相互冲突的理由。文明多样性既是人类社会的显著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如果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走向僵化衰落。要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的权利。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偏见,鼓励不同文明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不同社会制度相互包容、不同历史文明相互借鉴、不同发展模式相互合作,才能使人类社会延绵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全人类的共有家园。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大潮下,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同舟共济、同担责任、共享权利,建立起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发展,既是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动力。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占有、财富分配、发展机会方面的不均等,制约了世界经济的持久稳定增长。从根本上说,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充分发展,就谈不上世界的真正发展;没有最不发达国家的脱贫致富,就谈不上世界的真正繁荣。只有更加注重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潜力,才能最终带动全球总需求扩大,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必须推进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核心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进程,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格局。稳妥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建立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环境、贸易、发展共赢。

      事实将证明,在国际关系中大力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有利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必将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为世界上绝大多数热爱和平、渴望发展的人民所接受。

      四、中国将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继续作出不懈努力

      建设和谐世界既是人类长期的奋斗目标,又是国际社会的紧迫课题。中国不仅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倡导者,也是践行者、先行者,并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借鉴其他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既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抉择,也是我国对外战略的庄严宣示。当然,和平发展并不意味着可以受人摆布、遭人欺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受尽外来侵略、掠夺和压迫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当今世界仍然很不安宁、中国的国家安全仍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中国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坚决维护中国公民和法人在海外的安全与合法权益。我们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决不会吞下损害自己利益的苦果。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是讲原则的国家,我们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也决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我们主张用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认为,把中国这个超过13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事情办好,这本身就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对世界负责任的重要体现。中国将立足于本国国情和发展水平,更积极务实地参与国际事务,按照能力、责任、权利相一致原则,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作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同各国一道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

      (二)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中国的发展从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而是努力寻求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国将加强同世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继续以建设性、合作性方式支持欧盟解决主权债务问题的努力,同时关注有关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调整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断深化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继续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提高其自主发展经济和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努力缩小南北差距。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对外开放。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妥善应对国际经贸摩擦,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及国际规则的修改或制定,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为建设和谐世界提供有利的国际制度保障。

      (三)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形势下中国外交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将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我们认为,大国之间应增强战略互信,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有效管控矛盾,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巩固睦邻友好,营造和平稳定、互利合作的周边环境,努力使中国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稳妥处理中国同周边一些国家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坚决捍卫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成员,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联合自强,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支持联合国及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继续开展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各国更客观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既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以宽广的视野吸收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同外国议会、军队、媒体、智库和民间团体的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

      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我们将矢志不移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继续作出不懈努力。(来源:《光明日报》201211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