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正文

探寻连江县小沧畲族乡平安创建工作成功之道

http://www.ljxww.com  2015-09-02 16:14:42   来源:海峡法治在线  【字号

小沧乡党委书记雷发勇(左一)入户宣传平安建设据

  打造群众心中的“世外桃源”

   小沧畲族乡(下称“小沧乡”)位于连江县西北部山区,全乡60.4平方公里,5个行政村,总人口4512人,是连江县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也是福州第二水源一级保护区所在地。近年来,该乡坚持以平安建设为抓手,连续两年实现无刑事治安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越级非访或集体上访事件以及无重大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消防事故等“九无”工作目标。平安“三率”均位居全县前列。2014年,小沧乡被评为省平安库区建设先进单位。

  当地党委、政府如何将一个地广人稀的偏远乡镇,打造成群众备感安全的“世外桃源”?近日,记者走进这个具有浓郁畲族风情的小沧乡,探寻其平安创建工作的成功之处。

  深入宣传

  平安创建家喻户晓

  “这扇子和墙上的日历都是乡里发的。”雷阿姨在小沧乡小沧村的街上经营着一家食杂店。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和几位街坊邻居在店门口摇着纸扇闲聊,这些印有平安建设标语的小纸扇子正是不久前乡里开展入户走访宣传时发放的。

  “这些宣传品虽说微不足道,在宣传平安工作中却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小沧乡党委书记雷发勇如是说。在小沧乡,乡村干部把“入户走访宣传平安”这项工作做到了极致。“在平安宣传上,尽管如今的电话彩铃、手机短信等方式更为便捷,但在农村山区,这些都抵不过我们勤跑的腿。”采访中,该乡综治副乡长刘文生告诉记者。1000多户村民散居在乡里的各个村落,为了使平安创建做到家喻户晓,乡里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两委干部、包村干部、民警走家入户宣传平安。这样既向群众普及了平安创建知识,同时也进一步亲和了干群关系。此外,小沧乡还通过刷写固定标语、张贴宣传标语等营造宣传氛围,并充分利用有线广播村村响的有利条件,督促各村适时播放综治平安建设有关内容,向群众宣传平安建设的意义、目的和措施,发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创建工作。

  “平安创建宣传也要因地制宜,在我们小沧乡,入户走访、村广播等传统宣传方式之所以能取得实效,持之以恒至为关键。”雷发勇说。

  狠抓打防

  为民执法群众满意

  采访中,当地几位村民高兴地说:“我们这里安全着呢,有时白天甚至晚上外出不关家门,也不担心会被小偷小摸的。”

  2011年至今,小沧乡一直保持着辖区内刑事案件“零发案”的记录,社会安定祥和,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这一切得益于该乡对打击违法犯罪和社会治安防控的常抓不懈。近年来,小沧乡适时开展打击盗窃电力设施、“六合彩赌博”等专项整治,全力铲除犯罪滋生的土壤。同时采取入户查访、义务巡逻队巡逻等方式,坚持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常态防范,既震慑了犯罪,又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去年6月下旬,一伙赌徒意欲在小沧与罗源交界的一处山头聚赌,小沧派出所所长林朝钦获知情况后,当即带着民警和几名协勤人员捣毁了该窝点。

  打击、防范固然重要,但在林朝钦看来,得一方民心更是保一方平安的基础。作为公安机关,执法中积极服务群众是得民心的关键。去年底,从县里某单位退休的吴大爷要求将户口回迁老家小沧樟后村,但又无法按有关规定出具老家房屋土地证。林朝钦当即决定“特事特办”,亲自上门实地调查、拍照取证,并配合乡党委、政府与上级部门多方协调,最终为吴大爷及当地与吴大爷存在类似情况的80多位村民落了户。

  老百姓的心里都装着一杆秤。今年小沧乡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两个季度达到100%。

  竭力调处

  春风化雨社会和谐

  和其他地方一样,小沧乡的各类矛盾纠纷也间或有之,小到家庭纠纷,大到项目建设的征地补偿。为把这些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源头,小沧乡积极探索建立“一案一策一团队”的工作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和信访维稳工作坚持“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协作联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今年2月23日,樟后村的一对余姓叔侄因为家庭琐事发生肢体冲突,年轻气盛的小余打伤叔叔老余后避走江西打工,两家就此结下了怨恨。得知此事,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立即介入调解,努力解决两家之间的矛盾。刚开始,气头上的老余铁了心不接受调解,但工作人员没有气馁。“尽管这是他们叔侄的家事,但只有‘小家’的和睦才有‘大家’的和谐。”他们一边耐心上门安慰还在气头上的老余,一边通过电话对身在江西的小余晓之以理。一个星期之后,老余的气慢慢消了,小余也从江西回来专程给叔叔道了歉,并主动到派出所接受治安处罚,一场亲属间的怨恨得到了化解。

  洋中-笠里500KVIII线路是省重点项目,征地涉及小沧乡境内51户农户。樟后村吴某等5户以补偿款过低为由拒绝签订征地协议,联合到现场阻挠施工,并扬言不达目的就着民族服装赴省上访。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包案团队”,分头上门与吴某等农户促膝谈心,深入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和支持家乡建设的重大意义。功夫不负有心人,吴某等农户最终认识到了自身错误,不再坚持无理要求,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全乡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起,调结23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曾家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