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绿色油库”谱新篇——连江最大的油茶合作社炼成记

http://www.ljxww.com  2017-07-31 11:31:35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油茶产业是福建人引以为傲的绿色产业。老一辈人还记得,1957年,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绿色油库”,并将锦旗赠予福安市范坑乡墩头村。一时间,福建油茶誉满全国。

  60年过去了,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福建,由于产业粗放、依赖补贴、投入期长等因素,茶农逐渐失去种植意愿,大片油茶林抛荒闲置,令人扼腕叹息。

  那么,这一能够带动山区群众脱贫的产业,如何才能重焕光彩?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连江县丹阳镇的阳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探寻这个全县规模最大的油茶合作社的致富经。

  历尽万难开荒山

  酷暑时分,记者在连江县丹阳镇坑口村宝山的油茶种植基地,一眼望去,2300亩油茶漫山遍野,串串茶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呈现出一幅“百姓富、生态美”风景画。

  “我们的油茶种植坚持绿色有机理念,品质是第一位的,今年将进入初产期,茶油还没榨出,就有不少客户闻风而来,抢先预订了。”合作社副理事长聂林芳高兴地说。

  时间倒退回2010年。1979年出生在蓼沿乡仙屏村的聂林芳,从2000年开始,与亲戚一同白手起家,创办了一家养生馆,积攒下人生第一桶金。当她看到拥有数百年油茶种植史的家乡成片林地荒废,就萌生回乡承包林地、种植油茶林的念头。

  2010年,她与志同道合的合作人共同注册成立了阳光种植合作社,开始一点一滴地改变荒山。

  万事开头难。承包下来的山场,没有现成的路和水,而且杂草丛生,一切都要靠一股创业干事的激情来支撑。于是,团队伙伴们每天早上5点进山,晚上7点下山,终日奔波在大山深处,总算鼓捣出油茶种植基地的雏形。

  有一年,病虫害突然来袭。当林农们发现时,油茶树的树皮已被害虫啃掉了一圈,树叶出现发黄、枯萎等现象。聂林芳忙向福州市林业局农学博士张顺恒求助,对方二话不说就带工作人员来茶山。

  然后,张顺恒带着油茶树找到福建农林大学教授陈辉,经过检测,查明是金龟子祸害了油茶树。找到病因,张顺恒很快为合作社的油茶树开出“药方”,让合作社在地里种上蓖麻,虫害果然得到有效防治。

  据合作社理事长黄时晃介绍,目前合作社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成为油茶高效培育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主要种植的是长林3号、4号、18号、27号、53号和闽40号、43号、48号等优质油茶新品种苗木。

  “借助外脑,我们的合作社成长迅速。”黄时晃说,不久前陈辉教授还带着从台湾引进的益植菌来到基地,这是一种有利于根系生长、促进油茶树增产增收的菌种,“传统技术产量少,出油率低,要种植就必须开发新品种、新技术,这对文化水平不高的林农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有专家鼎力支持,更坚定了我们创业信心。”

  政策给力助发展

  发展至今,合作社的路途越走越宽畅。这一点,从挂在山上管理用房门口的牌匾上可见一斑: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分别荣获市级巾帼示范基地和市级十佳巾帼示范基地,2015年10月荣获福建省巾帼示范基地。而聂林芳个人,也在2016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奖章”。

  “百姓富起来,生态美才更有意义。”聂林芳回乡后发现,虽然当地油茶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油茶品种落后,加工处于家庭作坊模式,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加之政策扶持不到位等原因,许多林农守着青山致富无门。

  这一切,随着阳光种植合作社的成立,逐渐看到前景。这不,合作社另外一位副理事长聂依娟有个女儿陈凯欣,今年24岁,刚刚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酒店管理学院的餐饮管理专业毕业,看中家乡油茶种植产业的未来,毅然回到母亲身边,打算学以致用。

  对于这位“海归”女儿,聂依娟十分欣慰地说,“早年条件差,我们农民没怎么读书,文化水平都不高,对于现代化的运营管理一窍不通,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希望女儿能为合作社的腾飞插上翅膀。”

  在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和推广的黄国涛是黄时晃的儿子,今年29岁,从南平读完林学直接回来跟着父亲创业。他认为,农村早已今非昔比,这些年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案例比比皆是,只要找对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径,就一定能致富。

  可是,长达六年地持续性投入上千万元,看不到效益,毕竟让人感到有些难以接受,确实有不少社员动过放弃的念头。聂依娟说,每逢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上山走一走,看到原本光秃秃的山头,现在满是青翠的油茶林,内心顿时就充满了希望。

  今年,随着油茶林进入初产期,找一块20亩的榨油厂场地也被提上合作社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发展壮大油茶产业,还需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聂林芳告诉记者,虽然还没量产油茶,但是他们已经注册了商标,叫做“阳光老农”。

  这个商标,体现合作社从始至终所秉承的生态理念。据了解,社员在抚育油茶苗过程中坚持施以有机肥、不用化肥;坚持人工除草,不使用除草剂;坚持科学除虫,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通过这些举措,来确保生产绿色有机的山茶油。

  未来,合作社还打算引入工业旅游、体验式消费的概念,将游客带入生产作坊,观摩和了解油茶生产过程;同时,建立全程溯源的系统,一方面可通过悬挂在车间的监控探头实时观看生产情况,另一方面将二维码标注在瓶身,消费者拿出手机扫一扫,即可了解油茶林产地、生产车间甚至生产线的具体信息,真正实现“互联网+农业”的智慧模式。

  油茶梦源于民间故事

  说起来,聂林芳投身油茶种植,还源于一个她听上一辈的老人不断说起的关于朱元璋的民间故事。

  相传元末年间,朱元璋被陈友谅军队追杀到建昌(今江西)的一片油茶林,正在油茶林中采摘的老农见此状况急中生智把朱元璋装扮成采摘油茶果的农夫,幸免一劫。朱元璋称老农为救命“老表”。老表见朱元璋遍体是伤,用山茶油帮他涂上,不几天朱元璋就觉得身上的伤口愈合、红肿渐消,于是他高兴的称此油茶果是“上天赐给大地的人间奇果”。

  后来他在老农家休养一段时间,便秘又有好转,得知这是每天吃山茶油的缘故,从此,朱元璋与茶油结下了不解之缘。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将江西山茶油封为“御膳用油”。

  因明朝皇帝对山茶油的喜好和重视,各大神医对山茶油进行了深究。神医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茶油性偏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肝血亏损,驱虫。益肠胃,明目”又云“茶籽。苦含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病垢。”

  后来各地均把山茶油当作上等贡品进献于朝廷,皇帝大悦,并赐封为“御膳奇果汁,益寿茶延年”,足可显示享用山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茶油老农救了朱元璋一命,也因此朱元璋了解了山茶油的神奇功效,使得山茶油得以发扬光大,可以说是朱元璋将山茶油带出了深闺。

  从现实来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福建要发展,生态必为先。种植油茶,也显现出绿化山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

  当然,油茶自古就是具有多种使用价值的作物,其加工方向不仅仅包括惯常所见的初加工产品食用油,还有更好的精深加工前景。比如,在民间,油茶油除了可食用外,还是公认的“万金油”。蚊虫叮咬、磕磕碰碰、冻伤、烫伤等,甚至新生婴儿皮肤过敏,都可敷用。

  据了解,我省已有创新型企业通过提炼油茶油精华,制成母婴护肤品产品,而油茶油胶囊、皂素等精深加工产品在市面上也已不少见。就此而言,油茶的种植致富途径有了更多的可能,未来可期。

  (通讯员 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