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江县建筑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就拥有一批能工巧匠,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建造了许多富丽宏伟的建筑。千年前建造的通济桥、宝林寺、瑞光塔以及明朝建造的“厦王里”、“山堂里”等见证了连江古代建筑工匠的智慧和建筑历史的久远。而今仍摆放在福州西湖公园大门口的两只狮子就出自连江石匠之手。
解放后,连江县建筑业得到进一步发展,1950年成立了全县建筑工会,把分散的建筑工人组织起来,集体经营,形成现代建筑企业的雏形。八十年代,借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春风,连江县建筑企业数量由少到多,生产经营由粗放到集约,施工队伍由弱到强,建筑产品从单一到多样化,施工技术从落后到先进,建筑市场从乡村、本县到全国各地,建筑业得到蓬勃发展。到1998年全县拥有建安企业23家,可承担各种工业、民用、路桥、水利、电力、码头等工程施工,以及仿古建筑和高级装修作业任务。不少建筑企业在全国大中城市均设有办事处,施工点遍布全国近二十个省、市,65个县(市)。1999年,我县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建筑之乡”,成为全国47个“建筑之乡”之一,大大提升了连江建筑业知名度。
为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力求通过强强联合,增资扩股以及吸纳社会资金人才的积极参与,做大做强我县建筑企业,2002年起,我县启动了新一轮以产权为核心的民营化体制改革,使我县建筑施工企业体制不断搞活,管理不断创新,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我县现有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16家, 其中总承包企业一级1家、二级9家、三级5家,二级专业承包企业1家。全县从事建筑业人数达6万多人,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911人,建造师资格人员286人,其中一级建造师26人、二级建造师260人。近三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快速增长,建筑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16亿发展到2007年的33亿,每年比增25%,特别是中马建筑公司产值快速增长,2007年完成产值19亿元,跻身全省民营建筑企业20强之列。全县建筑市场不断拓展,分别在湖北、北京、上海、广东、江西、山东、河南等省拓展业务,建筑施工队伍遍布全国,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成为我县重要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