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乡镇风采 >> 正文

苔菉镇

http://www.ljxww.com  2012-11-21 10:07:18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苔菉镇全景

苔菉镇政府办公楼

海景

港口渔船

  一、境域概况

  苔菉镇地处黄岐半岛最末端,三面临海,西面与黄岐镇相连,南面与马祖列岛隔海相望(两岸最近处仅4.96海里),北面为北茭海峡,连接罗源湾可门口和三都澳,是闽浙海上主要航道。

  苔菉镇陆地面积7.7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19公里,有大小沃口13个,岛屿7个。境内有远近闻名的北茭鼻风光,系福建省八大风浪区之一。苔菉镇辖8个行政村,人口2.7万,其中4个村跨入亿元村行列。全镇拥有大小生产船只800多艘,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达9000多人,是一个集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上贸易运输、水产品冷冻加工为一体的渔业重镇,系省级首批“明星乡镇”、“省渔业十强镇”之一。

  二、经济建设

  近年来,苔菉镇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着力做好耕海牧渔这篇文章,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渔业经济取得显著效益。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1.9亿元, 其中农业产值17.5亿元,比增8% ; 工业产值4.4亿元,比增8% ;乡镇企业产值10.6亿元;水产品总量19.5万吨,比增2%;农民人均纯收入7387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30万元;国地税入库总量470万元,其中国税入库 220万元,地税入库250万元。

  1.近几年,我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寻求多种海上作业模式,积极引导海洋捕捞正确发展,稳定实施捕捞业内部结构调整。五年来,全镇共投入10450万元,致力发展灯光流刺作业船、灯光围网作业船、锚张网、笼捕作业船,改造大纟孟作业船等。

  2.充分立足区位与海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鲍鱼养殖业,全镇共投资近4000万元发展鲍鱼养殖企业47家,海上挂养及工厂化养殖鲍鱼总量达5000多万粒,其中成品鲍鱼总数达1200万粒,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鲍鱼养殖之乡。同时还开辟发展东洛海域网箱养殖3000多箱,扩大对黄瓜鱼、鲈鱼、真鲷等新品种的养殖。

  3.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发展海上贸易,通过政策刺激,加大信贷等扶持力度,稳定贸易队伍。几年来,全镇共投入9000多万元新发展大型海上贸易运输船45艘,总数达210多艘,水产品运输贸易区域拓展到浙江、山东、辽宁、上海、海南等一带区域,水产品贸易业阵容不断壮大。

  4.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工业项目落地。目前,全镇共有50万元以上企业40家,其中水产品冷冻加工业14家,精深加工企业6家,制冰企业14家,渔需制造企业6家。已逐步形成海上运输、加工制冷、渔需供给、造船机修等具有渔区特色的企业发展格局。

  5.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出台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促进飞地项目落地投产。到目前为此,我镇飞地工业相继在敖江、官头投资落地项目共6家,总投资1200多万美元,年产值3亿元人民币。

  三、社会事业

  1.近年来,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战略优先的地位,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实施教育资源整合,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2010年,我镇顺利通过省级教育“两项督导”评估检查并受到县政府的表彰。总投资800多万元的苔菉中心小学新校区项目,于2010年底完成教学楼和宿舍楼主体工程建设,2011年5月前完成墙面装修,5月27日举行了学校落成典礼并投入使用,目前中心小学已全面搬迁至新校区。

  2.投资200多万元新卫生院门诊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配有医护人员19人,床位12张,基本满足本镇群众一般疾病临床诊治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进展良好,2010年全镇农民参保率达99.2%。

  3.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设立8家老人活动中心,发展4家KTV、4家棋牌室、2家网吧,民间传统文化海神灯被福州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项目予以保护和弘扬。建成3座户外篮球场以及1座灯光篮球场,投资60多万元的综合文化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还开辟了虎东山、马头山两条健身路径,全民健身活动逐渐普及。

  4.全面落实国家政策性民生措施,确保粮食直补、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补贴、燃油补贴等资金拨付到位,使社会基本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为全镇100多户困难户发放救助款15万元,为渔民发放燃油补助款2000多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启动,至2011年5月共有13697人参加新农保,参保率达72.28%,列全县第四位。

  四、重点项目建设

  至2010年底,几个大项目都顺利完工,包括:投资3200万元的东苔线黄岐段黑点公路改造工程、投资1550万元的东苔线接线公路段改造工程、投资430万元的下塘至茭南海防码头及执勤公路工程、投资300万元的后港新区农贸市场建设主体工程,上午山隧道已投入使用,不但改善了路况,拉近了与邻镇的距离,更是为出入镇的车辆增加了安全保险系数。2010年,全镇“五大战役”项目完成良好,在全县22个乡镇中位列第二名,并得到县委县政府8万元的奖励。

  2011年全镇继续加大“五大战役”项目建设的步伐,多方筹措资金,力争打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攻坚战,着力建设完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道路、码头、市场、学校等基础设备,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主要有:

  1.北茭风电场项目,总投资4亿元,设计建设24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8万千瓦。截止到今年6月底,工程项目涉及的征地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机组进场主干道基本完成。同时,1#、7#、11#、12#机组路基工程已完成,21#机组已完成陵园电缆、生活用水管线迁移。土建工程方面已完成主控配电楼路基钢筋水泥浇筑,拌合站设备安装调试。5#-7#、15#-19#机位完成场地平整,其中6、7、15、16#机位已进入基坑挖方;10#、11#风机机位已完成垫层浇捣及埋件安装。目前,工程已完成投资14853万元,超过县委下达的半年投资指标。

  2.苔菉洋屿生态休闲岛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3亿元,设计按照国家4A级旅游区标准,开发建设集滨海观光、渔业体验、科普教育和生态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海岛旅游度假村。目前项目岛中湖主坝已完成,辅坝完成60%,环岛公路路坯已初步形成,铺设水泥路500米,完成海水游泳池建设主体工程,服务设施土地已平整95%。工程累计投资额2450万元,达到县委的指标任务。

  3.苔菉镇三星级大酒店,总投资4000多万元,现已投资300多万元,完成地形图测量、酒店规划设计、土地征迁工作、农转用审批手续。现已由土地发展中心收储,准备进行挂牌出让,出让后即可动工建设。

  4.苔菉镇国家中心渔港项目,拟投资7000多万元,已完成海域及水深测量和地质勘探,目前南京水利水电设计院正在实地进行波浪设计,港内波纹监测及分析、推算,泥沙数模设计等工作,并委托省水产设计院进行可行性设计。目前已列入农业部“十二五”规划。

  5.其他渔港码头项目。投资550万元的苔菉村二级渔港项目、投资4300万元的北茭陆岛交通码头及二级渔港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均已在进行中,计划年内完成立项审批,明年动工建设。

  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加强领导,组织保证到位。镇党委、政府把落实责任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调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机构,明确组织机构的任务要求,实行“一岗双责”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书记率先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使党委管支部,支部管党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更清楚,目标更明确。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讨论制定了工作方案。大小会议都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党委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党纪条规,在廉洁自律方面做出了表率。镇党委、政府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做到了反腐败工作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加强对深化责任制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从组织上保证了深化责任制工作的开展。

  2、细化责任,职责范围到位。根据《连江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制度》的要求,镇党委制定了镇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表,按照深化责任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党政“一把手”及各分管领导职责范围和“一岗双责”的具体任务,解决了“谁来抓,抓什么,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做到了履行职责有规定,检查考核有标准,追究责任有依据,使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目标更加明确。通过与各村、镇直单位层层签订落实责任制工作责任书,形成了“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工作格局,突出了党委抓深化责任制工作的主导地位。

  3、硬化措施,检查考核到位。镇党委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实施方案》,年终与其它工作组成年度工作目标综合考核组,采取“单位自查、听取汇报、查看资料、民主测评”等办法,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量化打分,综合评定,检查考核“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情况,既客观公正评价一年的工作,又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既注重量化打分,又注重平时工作;既检查考核一把手,又按职责范围,对分管领导进行检查考核。对责任制工作落实好的单位,次年初给予表彰;对排在末位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帮助其进行整改,制定改进措施,对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谈话;对因责任制不落实存在问题严重的,进行组织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