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处理200多吨畜禽粪污,年生产3万余吨优质有机肥,在连江,畜禽粪便化身农田“香饽饽”,实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双赢。
雨水过后,万象“耕”新,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期,连江以新科技赋能春耕,为农业提质增效。2月21日上午,我县在东湖镇举行顺威有机肥公益助农活动,为当地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送去16吨有机肥,助力农户春耕。
活动开始前,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专家向农户们详细讲解了有机肥的优势、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一一解答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土壤肥力缺失等问题,帮助农户树立科学施肥、种植的意识。随后,工作人员有序地组织群众进行登记、签字、发放肥料。
“真是收获满满,今天不仅领到了5袋有机肥,我还向省农科院的专家请教了种植水蜜桃遇到的问题。” 东塘村村民吴春芳一边手脚麻利地把刚领到的有机肥往车上搬,一边笑着对记者说道。
这些正在装车的绿色有机肥,正是福建顺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变废为宝”的智慧结晶。据了解,该企业承建经营连江县畜禽固体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承担全县畜禽固体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任务,畜禽粪便集中回收后,通过混料、覆膜发酵、陈化等一系列流程变为有机肥,把困扰当地居民的污染难题转化为田间养分。
与传统化肥相比,有机肥不仅能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我们采用行业内先进的自动化分子纳米膜发酵工艺,在通过高温有效杀灭物料中有害微生物和杂草种子的同时,保留其中的有机质、氮、磷、钾和作物所需的其它小分子有机物,使其变废为宝,成为适合蔬菜、茶叶、果树等各种作物的有机肥。”福建顺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威告诉记者,公司拥有10个覆盖着高科技分子膜的发酵池,畜禽粪便在40天时间内就能完成“由废到肥”的华丽转变。
“目前我们中心日处理200多吨畜禽粪污,年生产3万余吨优质有机肥,将全县畜禽固体粪污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陈威抓出一把腐熟完全的褐色肥料告诉记者,“经检测其有机质含量大于30%,重金属零检出,特别适合农作物。”
资料图
昔日的污染源蜕变为滋养土地的“黑金”,这不仅是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连江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在丹阳,智能物联网系统实现了对育苗基地的苗情实现实时掌控,让每一株种苗都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当中;在安凯,8000万尾连江自主培育的“岱衢族”大黄鱼鱼苗即将游入大海……一幅幅科技助力春耕的画卷在连江绿色的田野上、蔚蓝的大海上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