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春节临近,市场上各种年货持续走俏,连江的“当家花旦”——鲍鱼也迎来销售旺季。走,一起去感受丰收的喜悦!
1月8日,记者乘船来到苔菉镇后湾村北面海域,看到渔民们正从塑胶渔排上捞起一个个吊养在海里的鲍鱼笼,然后解下绳索将其整齐地码放在船板上拉往码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码头边,工人们分工协作,用铲子铲下笼中的成品鲍鱼,进行分拣称重,重新包装后直接装车。
一些采购商早早在码头等待,将提前下单订好的鲍鱼直接运走,一辆辆装满鲍鱼的运输车从码头出发,驶向不同的目的地,为消费者的新春餐桌增添一道鲜美的佳肴。
“现在收获的是2023年3月投苗的鲍鱼,经过一年多的喂养,目前均已达到上市规格。眼下是鲍鱼最肥美、最便宜的时候,3头鲍到4头鲍每斤批发价在60元左右。”鲍鱼养殖户吴永寿告诉记者,年关是鲍鱼销售的黄金时期,市场需求旺盛,近段时间他每天都要卖出18吨鲍鱼,预计到春节前两天,日销售量将达到40吨—50吨。
据悉,现在收获的鲍鱼是连江本地培育的“福鲍一号”品种,该品种具有耐高温、长势快、个头大、出肉率高等特点,远销上海、广州、重庆等全国28个城市。“连江鲍鱼品质佳、卖相好、出肉率在60%以上,广受消费者青睐。而且今年价格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可以说是物美价廉,是过年必备年货之一。”鲍鱼采购商戴学雄告诉记者,他现在每天都要来连江采购6吨左右的鲍鱼。
作为中国鲍鱼之乡,连江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域条件和优良的环境,养出的鲍鱼个头饱满、肉质鲜嫩,深受市场好评。据县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24年连江县鲍鱼产量达5.9万吨,产值达68亿元。春节临近,现在每天供应市场的鲍鱼量约600吨,预计到春节前总供应量可达1万多吨。
从获评连江鲍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到“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荣获2024年度优秀案例,从发布鲍鱼价格指数体系建设成果到制定鲍鱼团体标准……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鲍鱼全产业链发展,依托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加大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培育出“福鲍一号”等鲍鱼良种,并大力扶持源丰鲍业、日兴水产等鲍鱼精深加工企业,持续提升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竞争力。同时,通过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福州现代物流城建立的物流通道,积极搭建“买全球、卖全球”交易平台,形成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品牌—餐桌的“一粒鲍”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