琯头镇:闽江口的红色廉洁文化

https://www.ljxww.com  2025-05-17 10:15:35   来源:金凤清风  【字号

连江襟江抱海,拥野负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红廉文化丰富,有历史名人、革命先烈故居,有红色旧址、烈士陵园,还有家训遗存、乡贤故事等。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连江新闻网将向社会推介一批廉洁文化打卡点,诚邀广大干部群众一起“云旅游、寻廉迹、守廉心”。

琯头镇:闽江口的红色廉洁文化

  风起东海,潮涌闽江。位于闽江之畔、东海之滨的琯头是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是敢闯敢拼的闻名侨乡。

  近年来,琯头镇依托闽江口的区位、文化、景观优势,借助渔业基地开发建设的浪潮,充分利用青芝山、十番古乐、长门炮台等资源开展红色研学教育,提升闽江口红色学习路线,打响侨乡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

琯头镇:闽江口的红色廉洁文化

青芝山

  “武夷九曲溪,青芝百洞山”,青芝山色,妙在天然,奇峰、异洞、怪岩、流泉遍布,一步一景,共有108景致,处处引人赞叹。

琯头镇:闽江口的红色廉洁文化

青芝山开山鼻祖——董应举(1557-1639),字崇相,号见龙,是明朝时闽县龙塘堡人,即今天的琯头镇塘头村。

  董应举41岁时才中进士,先后任太常少卿、右副都御史,官至工部右侍郎兼户部侍郎,当地人皆称他董侍郎,是百洞山景区的开山鼻祖,山上留有很多他的遗迹。他的族人为纪念他而捐资兴建了“董公祠”。

  董应举在朝时为官清廉,政绩显著,且正气浩然,敢于得罪权贵,不畏恶官。因大刀阔斧整顿盐务而触及权贵,于公元1612年被宦官魏忠贤排挤出朝廷,贬官回乡闲居。落职返乡后与其子鸣玮致力于开发青芝山,募资建设寺庙,逐渐使百洞山成为一方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