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是带了几盒止咳药水,怎么就被海关扣留了?”近日,旅客张先生(化名)因携带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药水出境,在机场被海关查获并移交警方处理。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不了解国家出入境法规,误带违禁药品或化学品,轻则罚款遣返,重则面临刑事指控!当然,更不要随意为他人携带不知情的行李物品↓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出国人员因法律意识淡薄或误入陷阱而涉毒的案例时有发生。从留学生代收“神秘包裹”到走私毒品藏匿于生活用品,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可能暗藏毒品犯罪风险......
出国无小事,携带物品需谨慎!
近年来,全球新型毒品种类繁多、层出不穷,有着极强的伪装性、迷惑性,不法分子使用食品和生活用品包装来伪装,夹杂在其他物品中,通过伪报、瞒报等方式入境,企图蒙混过关。
海关多次在进境邮件快件渠道、入境旅检现场发现走私毒品以及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音响藏毒
广告板藏毒
巧克力糖浆藏毒
玩具藏毒
瓶装大麻膏
人体藏毒
确因治疗疾病需要的麻醉药品和列管类精神药品如何安全合法进出境?
个人携带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进出境,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因治疗疾病需要,个人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诊断书、本人身份证明,可以携带单张处方最大用量以内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携带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出入境的,由海关根据自用、合理的原则放行。
❖医务人员为了医疗需要携带少量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出入境的,应当持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携带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证明。海关凭携带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证明放行。
根据目前政策规定,确因治疗需要的麻醉药品和列管类精神药品不可邮寄进出境,只能凭借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诊断书、本人身份证明,按照自用、合理的原则携带进出境。
出入境注意这几点!
1、勿轻信“高薪兼职”
境外犯罪团伙常以“翻译”“代购”“快递代收”为名诱骗留学生参与贩毒。
2、严查行李
出入境时如实申报物品,拒绝陌生人的托运请求,除非确实了解要携带的东西的性质,明确这一行为是否合法!
3、学法守法
务必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为了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不接触不使用毒品,避免因不当行为损害自身健康,以致违法犯罪。同时,特别注意:
如果违法携带、行李夹带毒品入境时被中国海关查获,无论数量多少,都不属于“非法持有”,而是“走私”行为,属刑事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请严格遵守出入境法规!
严禁违规携带国家管制的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及易制毒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