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乡镇风采 >> 正文

黄岐镇

http://www.ljxww.com  2012-11-21 10:00:36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黄岐全景

                                                                                            天然避风港

  后沙海滨浴场

  惊涛拍岸

  黄岐镇位于连江县东北部沿海突出部,处于黄岐半岛的中心地带,东面与苔录镇相连,西面与安凯乡相接,南面与马祖列岛隔海相望(两岸最近处仅距离8000米,是祖国大陆离马祖岛最近的地区),北面位于罗源湾出口处的南岸。全镇陆域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83亩,林地面积11122亩,南北两侧海岸线长达21公里,镇内公路里程31公里,镇区离省城福州95公里。全镇人口24241人,其中镇区人口15000多人,辖有7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全镇基干民兵269人,普通民兵3156人。

  我镇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沿海乡镇,盛产大黄鱼、石斑鱼、带鱼、鲍鱼、鳗鱼等30多种鱼类,以及海带、贻贝、扇贝、牡蛎、蟹等海产品。目前,全镇拥有大小生产船只790艘,其中150马力以上船只523艘,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达3420人,基本上形成了集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船舶修造、商贸、旅游五大户业于一体的经济格局。201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9.6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2.45亿元,农业总产值19.98亿元,国税完成245万元,地税完成54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4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06元。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军事对峙,双方互相炮击,黄岐成了海峡第一前线,不仅国家投入经济建设少,而且群众整天提心吊胆,无法安居乐业,生活十分艰苦,“典妻卖女”的悲惨现象曾经出现在这个黄岐半岛。一些人曾经为了维持生计,还参与了资敌参特、贩卖情报活动,危害国家安全和本地区的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后,两岸停止了军事对峙,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目前,黄岐的水、电、交通、通讯、服务等设施齐全,有年供水量60万吨的自来水厂(在安凯乡)和11万伏变电站各1座;有占地5000平方米的鲜活水产品市场1座;有1所中学和2所小学,私立综合性学校1所,移动电话网络已覆盖全镇,群众程控电话普及率达100%。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999年投资了4500多万元,建造了500米长的防波堤,防波堤内建有千吨级码头;建设了国家一级渔港,港内水域面积62万平方米,低潮位时大部分水深3-7米,停靠1000多艘轮船;我镇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围海造地7.5万平方米,解决了全镇生产、生活用地问题。在此基础上,投入亿元资金在围海地块上建起了一座包括住宅和商贸区的“黄岐新城”。结合新农村建设编制了镇区详细规划,投资5670多万元建设了黄岐东区、北区新村以及长沙、赤沃海滨新村,完善水、电、路以及农贸市场、码头等配套基础建设,进一步扩大城镇规模,加速人口和产业集聚,增强了城镇对周边地区集聚、辐射能力。同时,先后投资500多万元为镇区周边的六个村铺设了水泥路,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建成了对台专业码头、加油站等专门设施。2003年10月,经国家农业部批准,在原来黄岐国家一级渔港的基础上建设黄岐国家中心渔港,工程总投资5700多万元,在500米防波堤基础上延伸200米,填海造地16万平方米,建设15个码头泊位。渔业生产稳步推进。以捕捞与养殖为主,2011年拥有各类渔船790艘,其中大中型捕捞渔船523艘,小型养殖辅助船267艘。渔民3420多人。捕捞业:主要捕捞有带鱼、鳗鱼、马鲛鱼、蟹等30多种鱼类。2011年产量达43775万吨。海水养殖业: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海域面积795公顷。2011年人工养殖海带308公顷,产量18507吨,养殖贝类408公顷,产量26180吨。近几年鲍鱼养殖发展很快,2011年鲍鱼养殖场达32家,投入资金达4865万元,形成了集岸上育苗基地、工厂化养殖与海上挂养结合,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工业经济持续发展。以水产品冷冻加工、塑料制品、石板材加工、船舶修造为主。2011年拥有工业企业37家,职工1870多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职工18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

  黄岐镇还是黄岐半岛六个乡镇工业农业品的集散地,客流量大,因此,我镇商业贸易比较发达,仅镇区就有商业网点500多家,年销售额均在3.6亿元以上。同时,随着两岸局势逐步缓和,两岸渔民接触频繁,进而发展民间小额易交往,专门从事海上与马祖渔民交易的“马祖贩”在高峰时曾达到26艘,1999年8月之后,我们对台贸易只出不进,就是单方供应马祖岛的农副食品,目前仅有8艘“马祖贩”在维持运作,马祖列岛军民食用的副食品有80%靠我们黄岐“马祖贩”供应。二十多年来,黄岐与马祖的小额贸易逐步由单向贸易转变为双向贸易。因此,我镇被福建省确定为对台小额贸易点、台轮停泊点、劳工输出点。被福州市列为全市“20个商贸旺镇”之一。

  黄岐镇依山面海,面对马祖列岛,素有“海上明珠”之称,是游客旅游观光、度假避暑的理想胜地。“后沙”是我镇天然的海滨浴场,每年夏季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来往不绝。镇区内还有东鼓礁、金沙礁、洋潭岛、招手岩、望乡亭、畚箕山教育基地、妈祖庙等游览胜地和天然景观。同时。站在黄岐镇区,借助望远镜即可饱览马祖岛内景物。我们黄岐与马祖两岸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语言相同,自古有“里山”与“外山”相称,历史上,两岸同属于连江县管辖,所以我们这里的两岸又是全国唯一的“一县两制”地区。与我 镇仅一水之隔的马祖列岛,主要有南竿、北竿、高登3个大岛屿及一些小岛屿组成。岛上有南竿天后宫、北竿桥仔码头、莒光东莒灯塔、东引闽王庙等名胜古迹;遇到好天气,凭着肉眼就能看到岛上交通公路以及来往车辆;借助高倍望远镜,还能看到一个广告牌上写着“枕戈待旦”四个大字,据说,这是国民党原总统蒋介石用柳体正楷写的……这些景色,古迹,在两岸统一之前,是其他海滨旅游点、风景区所无法领略、观赏到的,这是黄岐旅游点三大特色之一,还有两大特色就是上菜馆吃海鲜、进市场购鱼货。客人在黄岐不仅能品尝到本地独特的海珍品,而且还能在集贸市场里购买到体现黄岐风味的鱼丸、鱼面等海产品,还能在台胞购物中心商店里购买到台湾生产的日常用品以及金门、马祖特酿的名酒------金门高、马祖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