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六小龙” 的崛起历程与成就
深度求索成立于 2021 年,由顶尖高校 AI 研究人员创立,成立之初便专注于大语言模型的研发,致力于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突破。2024 年 12 月,深度求索推出 DeepSeek-V3 模型,以极低的训练成本实现了与 GPT-4o 相媲美的性能,震惊了整个 AI 行业。2025 年 1 月,其应用登顶苹果中国地区和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 APP 下载排行榜,并在美区超越了 ChatGPT。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深度求索在技术创新和开源策略上的努力。在技术上,团队通过简化强化学习技术,结合稀疏计算、动态网络架构和量化技术等多种手段,实现了在更低算力需求下接近大模型的性能;同时采用 “模型蒸馏” 技术,大幅降低了模型的资源需求。在策略上,深度求索选择完全开源,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和研究人员,促进了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创新。
宇树科技自 2016 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024 年底,宇树科技发布的人形机器人 Unitree G1,成功解决了人形机器人历史上的双足步态难题,展现出 “全球最柔顺行走” 的技术水准,在复杂地形中的灵活表现让全球科技界对中国的机器人技术刮目相看。此前,宇树科技的 B2-W 机器狗也因其卓越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而备受关注,视频被马斯克转发后在全球引发轰动。宇树科技的消费级机器狗 Go1 售价仅为 1.6 万元,通过自研核心零部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普及。在市场应用方面,宇树科技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电力巡检、消防救援等工业场景,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游戏科学成立于 2014 年,凭借对游戏的热爱和专业的团队,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游戏。2015 年,游戏科学开发的《百将行》取得了优异成绩,2016 年在日本 iOS 免费榜中获得第三名。2017 年,《战争艺术:赤潮》成功在 Steam 平台上线,并获得英雄互娱的天使轮投资。而《黑神话:悟空》的推出,更是让游戏科学一举成名。这款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背景的大型 ARPG 游戏,自 2020 年公布首个预告片起便引发了全球游戏圈的关注,2024 年 8 月正式上线后,首日在线玩家数突破 170 万,成为 Steam 平台上历史最高在线的 PC 单机游戏,截至目前,总销量超过 450 万份,总销售额超过 15 亿。《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更在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对玩家体验的高度重视。
云深处科技自 2017 年成立以来,在机器人研发领域不断深耕。2018 年年初,云深处发布了第一台四足机器狗 “绝影”,成为国内首个完成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的四足机器人。此后,云深处陆续推出了多款针对行业应用的四足机器人,如绝影 X10、绝影 X20、绝影 lite3、绝影 X30 等,不断提升机器人的性能和适应性。2024 年 8 月,云深处的 DR.01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宣告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目前,云深处科技的产品已在安防巡检、勘测探索、公共救援、管廊隧道、金属冶炼、建筑测绘、教育科研等多种应用环境中落地应用,不仅在国内 26 个省市落地,还成功打入新加坡、韩国等国际市场,参与了新加坡国家电网项目,实战参演应急使命抗震救灾、燃爆侦察实战演习等。
强脑科技 2015 年成立于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作为全球领先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众多重要成果。2015 年,公司研发出市场上精度最高,加密性最好的可穿戴脑电芯片;2017 年,新式电极材料 —— 固体凝胶电极实现量产,攻克了脑电信号难以大规模精准采集的难点。公司陆续发布了智能仿生手、头戴式舒压系统、智能仿生腿等多款脑电接口产品,2022 年,智能仿生手获得 FDA 上市批准,成为国内首家且唯一一家获得 FDA 认证的脑机接口公司。强脑科技布局重点在康复领域,推出的 BrainRobotics 智能仿生手、Mobius 智能仿生腿和开星果脑机接口社交沟通训练系统等产品,为上肢残疾人士、自闭症儿童等带来了福音。同时,公司还积极布局健康及教育领域,推出了 Oxyzen 仰憩舒压助眠系统、Focus 专注力提升系统等多款产品,致力于为更多普通消费者提供脑机接口解决方案。根据智慧芽数据,强脑科技及其子公司目前已经拥有脑机接口相关专利 80 余件,是国内脑机接口行业专利数量最多的公司。
群核科技自 2011 年成立以来,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其知名产品酷家乐在大家居设计软件领域具有极高的渗透率,约为 70% - 80%。2020 年,群核科技发布四大战略,围绕这一战略,打造了多款产品,包括空间设计与可视化平台「酷家乐」及其海外版本「COOHOM」、专注于 BIM 解决方案的「酷空间」、提供合成数据服务的「群核空间智能平台」。2024 年,群核科技首次对外公开了其两大技术引擎:群核启真(渲染)引擎和群核矩阵(CAD)引擎。群核启真引擎基于 GPU 集群的高性能计算,能够实现快速、精准的渲染效果;群核矩阵引擎则在 CAD 设计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群核科技拥有一万台 GPU 服务器为其各条产品线做算力支撑,同时构建了物理正确的认知与数据平台,定位为 “物理世界模拟器”。截至 2024 年底,群核科技拥有超过 3.2 亿个 3D 模型,平均每月活跃访问者达 7780 万,在全球 200 多个国家地区落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室内场景认知数据集,为其业务的拓展和技术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三、杭州营商环境剖析
3.1 政策支持体系
3.1.1 产业扶持政策
杭州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全面且细致的产业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在税收优惠方面,杭州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根据相关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减按 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相较于一般企业 25% 的税率,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如属于特区内新设立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还能享受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即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至五年按 25% 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软件集成电路企业同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政策,国家规划布局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可减按 10%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动漫企业也被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范畴,自 2009 年起,被认定的自主开发生产动漫的企业,可申请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第一、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至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研发补贴方面,杭州设立了专项研发补贴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的研发费用,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贴,最高补贴额度可达数百万元。对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的企业,还会给予额外的奖励。杭州某人工智能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凭借其较高的研发投入占比,获得了数百万元的研发补贴,这些资金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杭州还设立了多种项目资助政策,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对于重大科技项目,最高资助金额可达数千万元。这些项目资助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提升了企业的项目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些企业承担的重大科技项目获得了高额的项目资助,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
这些产业扶持政策对 “杭州六小龙” 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深度求索为例,作为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其节省了大量资金,使其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中。研发补贴和项目资助政策则为深度求索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直接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在大模型研发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出了性能卓越的 DeepSeek-V3 模型。宇树科技在机器人研发过程中,也受益于产业扶持政策,获得了研发补贴和项目资助,加速了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迭代升级,推出了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人形机器人 Unitree G1 和机器狗 B2-W 。
3.1.2 人才政策
杭州一直将人才视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致力于吸引和留住各类优秀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杭州制定了详细的人才分类目录,涵盖了从国内外顶尖人才到高级人才等多个层次。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了多种优惠政策。对 A 类(国内外顶尖人才)、B 类(国家级领军人才)、C 类(省级领军人才)、D 类(市级领军人才)、E 类(高级人才)等不同层次的人才,给予相应的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和生活津贴。A 类人才的购房补贴可达数百万元,B 类人才的租房补贴每月可达数千元,E 类人才中的博士也能获得一定金额的生活津贴。
在人才培养方面,杭州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和发展平台。鼓励企业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对企业开展的人才培训项目给予一定的补贴。杭州还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某高校与杭州的一家科技企业合作开展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
杭州还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激励政策,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积极性。对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高额的奖励,包括现金奖励、荣誉称号等。对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一位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获得了百万元的现金奖励和荣誉称号,同时其子女在杭州的入学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这极大地激发了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
这些人才政策为 “杭州六小龙” 吸引和留住了大量所需的各类人才。深度求索在发展过程中,凭借杭州的人才政策,吸引了众多来自顶尖高校的 AI 研究人员,这些人才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宇树科技也通过杭州的人才政策,吸引了机器人领域的专业人才,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推动了企业在机器人技术研发方面的不断突破。强脑科技的核心研发团队成员超 70% 来自哈佛、MIT 等顶级学府,这些人才的汇聚离不开杭州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
3.2 创新生态环境
3.2.1 产学研合作机制
杭州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合作模式和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杭州拥有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如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这些高校和科研机构汇聚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同时,杭州还拥有众多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如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 “杭州六小龙” 这样的新兴科技企业,它们在市场需求洞察、技术应用转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这样的基础上,杭州的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多种合作模式。其中,联合研发项目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模式。高校和科研机构凭借其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共同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浙江大学与海康威视合作开展的人工智能视觉技术研发项目,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为海康威视在视频监控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共建研发平台也是杭州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模式之一。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出资、出人、出技术,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之江实验室与阿里巴巴共建的智能计算研究院,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培养。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之间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以 “杭州六小龙” 企业为例,产学研合作对它们的科技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深度求索在大模型研发过程中,与高校的 AI 研究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开展算法优化、模型训练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宇树科技与高校的机器人研究机构合作,开展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共同攻克了人形机器人双足步态等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游戏科学在游戏开发过程中,与高校的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合作,共同开展游戏引擎开发、游戏 AI 技术研究等,提升了游戏的品质和竞争力。
产学研合作不仅为 “杭州六小龙” 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应用。通过产学研合作,“杭州六小龙” 能够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技术研发方向,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