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连江文艺 >> 正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

http://www.ljxww.com  2012-12-12 20:12:40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一)

  下元日。

  苏州。望信桥。

  江堤寒烟,疏枝别径,幢林飞幡,逼仄而幽深的青砖小楼。

  辟靜,净几,置饭一盂、水一盂,再一小盂水,瞬息,焚丹阳符于水中,上一炷香。俄顷,方靜打坐。

  心灯,似有若无,似无还有。

  香氛,迷离清和;道韵,缥缈悠远;时光,安淡清凉。

  这是至元十三年(1276),先生郑思肖(1241--1318),以“德祐遗臣”的名份,飞越祭、炼、度“三重门”,在灵魂宣教场上抛撒纯真与天趣。

  那一方道场,安顿灵魂,也驰骋着桀骛不羁的思想。

  当时的历史语境是:那一年3月,宋恭帝被元军俘虏北去。5月,益王赵罡在福州即位。9月,郑思肖生母病故。不久,良将李庭芝(1219--1276)阵亡。

  山河重整,哀鸿遍野。

  烽火狼烟,刀光剑影。

  策马飞箭,临阵踢腿,一战再战,岂能不挨刀中弹?

  网络时代的文青,叫嚣得更逗:“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

  故曰,此番施食追荐,打醮弄仪,即以祭炼之道,拔度英灵亡魂。

  国破家亡,孤魂野鬼。

  生灵涂炭,江海呜咽。

  死生福祸,何足挂怀?

  所幸,那一方仙界,锦时吉日,天门洞开,赈救愁寒伶仃的孤魂幽灵,羽化成仙。

  大千世界,不二法门。

  因空而简,因远而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

  一物一太极,大太极涵含小太极,小太极意寓更小的太极世界,大大小小的太极与宇宙系的大太极同质互通,天人亦相互感应,实乃天地万物本体都是阴阳五行八卦之组合矣。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得一,即得道。得道的过程,就是向一简化的过程。

  “一”,就是“天”,就是最最“大”;试想,脱离了简简单单的“一”,“大”岂能冲顶天花板?所以,没有“一”,势必就没有“天”。

  那么,遵循道的机理进行衍生,今人可以在哪一个时空纵横的微观世界撞见先生?

  “先生不在江湖,江湖上还有先生的传说。”

  何妨翻开宋元史册,掀到B面:“反骨”先生郑思肖,背着一只盛装道的行囊,身羁临安,神游南天,心系苍生,一千次地修斋行道,一万次地济生度死,百转千回,千回百转,行行行,一意孤行,一行径抵道之巅峰------《道藏》辑录的三卷本《太极祭炼内法》、《太极祭炼功法议略》,堪称先生呕心沥血的生命结晶体,亦可谓之先生修为其外在身形与内在精神的一个共同体、联合体。

  仙道侠骨,剑胆琴心。

  道之道,道可道。

  无怪乎,先生在《太极祭炼内法》嘘唏感叹:“炼度是炼自己造化,以度幽魂。未能炼神,安能度鬼?全仗真心内事,其符其咒乃寓我之造化耳。”

  此乃糅合道教、理学及禅宗禅趣,强调内在心性修养,与当时三教合一之社会思潮,和谐相融,共生共荣。

  大道朝天,艺境从一。

  何等入道,何等参悟。

  先生挺起高贵的头颅,特立独行,顶天立地:

  “老眼空阔,清风今古。”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愿得一脉暖,散为天下春。援手水火间,以道拯斯民。”

  字句珠玑,山河动容。

  长风浩荡,力道昂扬。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奸。

  无独有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也曾兴一浩叹:“激愤创造了诗人”。

  呜呼!冷眼阅世,爱国忧民。

  妙哉!德祐遗臣,其人其道。

  (二)

  壬辰蒲月。

  艳阳天下,蝉鸣鼓荡。

  炉峰生紫烟,东海驭蛟龙。

  吉庆端午,三两文友应连江县作家协会主席阮道明先生邀约,连江县郑思肖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贻文先生等诸位族长耄老向导,得以拜谒先生祖居地透堡。

  居高远眺,郑氏宗祠,绿盖如伞;龟鱼二山,遥相呼应。

  流连郑氏祖居地,状元府、状元井、东导村、东里桥、报慈寺,一一探览,景仰至极。

  遗憾的是,状元街荡然无存,状元坊片甲不留。

  废墟,横陈眼前;凋圮,高悬心头。

  睹物思幽。伤感之余,心生自慰:建筑,是注定要坍塌的;风流,总是被雨打风抽的,甚至,一去不复返的。

  意兴正甚,玩味乍起。得人指点,造访郑氏谱牒藏家郑元德先生,展读道光族谱,摩沙谱牒史料,归整家族脉理。草草匆匆,匆匆草草。

  《郑所南文集•先君菊山翁家传》记载:郑姓得于周宣王母弟恒公受封之后,至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分派入闽,居连江东导村(透堡龟鱼山麓),至南宋末年,十世有余。

  坊间传闻,望族郑氏,英才辈出,善缘广结。

  先生郑思肖,从太公起,四代皆通儒释道:

  太公南卿,曾任签判。

  伯父郑鉴(1145--1182),连江历史上唯一的状元。

  先君郑起,号菊山,官南宋平江(今苏州)书院山长。

  先生,原名少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字忆翁,号所南,少时秉承父学,明忠孝廉义,20岁左右,为太学优等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诗、画、道,精妙无常。

  当然,以今人的眼光,揣摩透堡,梳理文脉,炉峰山下的那一脉源头,一定令你心旌摇荡:

  透堡,古称“安德里”,别名“凤城”,商周时期即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1987年,福州市开展地下文物普查时,透堡境内后门仑、碗窑坪等遗址,出土了商周时期印纹、席纹、弦纹、方格纹、云雷纹等陶瓷残片。籍以封尘的历史遗迹,不难想象,先民野蛮生长,而源于洪荒时代的点滴文明,其累积、锻造、传承,别具匠心,独树一帜。

  晋太康3年(282),连江始建温麻县,簇居“凤穴”的透堡,曾是府址“二择一”的锁定标的。至今,1700多年过去了,凤凰遗落的吉光片羽,依然是古城文脉里最具想象力的一笔锦绣。

  唐宋以来,透堡儒、道、佛三教竞相发展:

  境内保留较好的唐代古刹,迄今尚余4座;

  建于南朝梁中大通元年(529)的净安寺,是连江境内最早的佛寺;

  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的三仙观,是透堡境内唯一开放的道观;

  透堡香炉山(今炉峰山),被尊为唐代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闽书》、《全唐文》记载,邑人章寿,学得道术,修炼凤山,曾除蛇害于延平津中,香炉山有其炼丹井、章仙坛遗址,玄宗敕书碑碣记其事。

  这些历史性、民间性、神秘性的种种迹象,足以证明透堡大地儒释道文化脉气之盛。

  显然,烙印在道教史册的香炉山映像,清晰可辨,历久弥新;氤氲在透堡时空的神秘色彩,虚实相映,摄人心魄。

  道法自然,自然法道。

  阳光普照,香炉烟紫。

  香炉山,净安寺,三仙观,状元境,这些土里土气而又蔚为壮观的文化奇葩,堪称精深博大的中原文化在透堡大地强劲的隆起与雄浑的回响。

  如果单纯从道的视角切入,郑思肖,应该是绽放在透堡时空一个神秘而香艳的符号。或者,更形象地说,郑思肖的道缘情结与道学诚性,无疑是香炉山道教气场与智性势能寻求外化的一种意境表述。

  薪火传承,力源涌流。

  游心艺术,潜心修道。

  悠远希夷,空灵无际。

  从这个层面上说,一座山,就是一个核;一个人,就是一部传奇;一道缘,就是一个裂变的文化DNA。

  道,在天上;道,在心里。

  无为,无不为,无所不为;有为,有不为,有所不为。

  民国35年,透堡地名改称“所南”,学校亦以“所南”为名。

  2003年,连江县郑思肖文化研究会挂牌成立。

  同期,《郑氏族谱》补录郑思肖诗文代表作若干。

  守望故里,郑思肖是扁平的、血性的;优游心灵,郑思肖又是灵光的、多维的。

  归去来兮。来兮归去。

  郑思肖,是有根的,他的气根,就扎在香炉山下的安德里古堡。

  魂兮,归来!

  莫非,这是郑氏后裔扛鼎文化大旗对接地气的一种顿悟吗?

  抬头望望。千年万载的祥云,神秘温润的气场,始终萦绕炉峰山的天空,飘来复荡去……

  缘点,就在3000年前的商周王朝。

  (汤荣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