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连江文艺 >> 正文

家乡的蛏(池津光)

http://www.ljxww.com  2014-07-30 10:38:35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夏至临近,老家的乡亲们又要忙着下海收蛏了。我对家乡的思念,随着收蛏季节的来临,像海风阵阵不断袭来。

  我的家乡连江县百胜村,是全国闻名的养蛏名村。百胜养蛏历史悠久。据《连江县志》记载,早在1300年前连江沿海就开始大面积养殖海蛏。明《闽书南产志》称,“连江和宁州是产蛏名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百胜。百胜海蛏个大肉肥,味道鲜美,远近闻名。相传清光绪己丑年间,百胜乡贤高葆光进京应考武进士得中,当上了御前四品带刀御卫。他从家乡带上十粒蛏干用红线结扎成串进献,皇帝尝后点头称好,从此百胜蛏干就成了贡品。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在百胜设立海蛏养殖场,养蛏事业得到长足发展,1982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一行到百胜视察海蛏和紫菜养殖。2011年百胜海蛏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水产品地理标志,填补了福州市海产品地理标志的空白。

  家乡因养蛏而获此殊荣,作为百胜人我当然是欣喜有加。但是我对蛏的感情,并不仅仅是它有显赫悠久的历史,而是因为我的人生中对蛏充满了太多的记忆。百胜人从呀呀学语开始就认得蛏,每到海蛏收成季节,百胜村就成了蛏的世界,最震撼人的是收蛏大军在海滩上来来去去,熙熙攘攘的场面。百胜村有人口一万多,收蛏最忙的时候,全村下海收蛏的有数千人。他们手拿蛏锄,肩挑蛏篓,整装待发。随着潮水慢慢退去,蛏农们从村子的四面八方涌向海滩,一波一波的人潮迅速向蛏埕集聚,势如千军万马,蔚为壮观。涨潮时,蛏农们挑着刚挖出来的海蛏,像凯旋的战士雄纠纠气昂昂地快步向村里奔来。而村里的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满眼都是蛏。有装在篓筐里不时伸缩着蛏脚的活蛏,有晒在竹屏上半熟的蛏干,有摆在饭桌上飘着香味的蛏肉。从小开始,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我们喜欢蛏,还因为它外型颀长饱满,蛏壳绿中透白,肉体更象一个赤身裸体的胖小子,既有酷似人体的头和身,还有两只能伸缩的小脚。正是因为它太象人了,所以许慎在造字时不吝以“蛏”为它命名。“蛏”者,虫(贝类)中之圣也!

  我童年时代对家乡的蛏充满了幸福美好的印象。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蛏的认识慢慢变得严肃沉重起来,甚至有苦楚的感觉。这种变化,开始于我知道了种蛏和收蛏的艰辛。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他的感觉就会变得迟钝。我在走出家乡前,对种蛏和收蛏的艰辛懵懵懂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到厦门集美读书,寒假和暑假返乡正是种蛏和收蛏季节,从那时开始,我才真正认识了蛏,认识了家乡,认识了家乡的父老乡亲。那时候,学校放寒假都在祭灶(农历十二月廿四)之后,正是人们兴高彩烈准备过年的日子。可是百胜村的蛏农们却没有这个心思,他们心急火燎盼望的是外地运来的蛏苗。由于交通不便,蛏苗从宁德、晋江等外地运到百胜已经出水二、三天了,再耽搁就成了死苗,所以蛏苗一到就趁着退潮马不停蹄地往蛏埕上播种。寒假在家期间,我经常睡到半夜,被蛏农们从货车上接卸蛏苗时的吆喝声吵醒。深夜收到的蛏苗,第二天不管是刮风下雨,天寒地冻,都要及时赶到蛏埕播种。蛏埕是蛏农们在滩涂上,用蕨草圈围起来供蛏苗成长的场所。蛏埕离村口约3-5里路,有的蛏埕远在鳌江口北边,蛏农们要涉水过江播种。大冬天赤着脚趟着过膝的海水,在滩涂上迎着刺骨的海风播种长达二三个小时,个中艰辛不难想象。这样劳作到了大年三十才暂歇。过了新年,蛏农们换下刚穿一天的新衣,又开始下海播种。蛏埕多的人家,要天天下海播种到临近元霄节。

  家乡人种蛏艰难,收蛏也辛苦。收蛏季节一般在农历五月底夏至开始到农历八月初,这正是骄阳高照,炎热难耐的盛夏季节。在这长达两个多月的日子里,蛏农们与潮水相伴,什么时候退潮什么时候就要下海挖蛏。挖蛏是个苦力活,不是壮劳力干不了。蛏苗在蛏埕生长了半年后,一个个从米粒那么小长到大姆指那么大,为了更多吸取滩涂里的营养,它们就往深处钻,到收成的时候,都钻入半米多深的滩涂里。蛏农们挖蛏时,先在蛏埕边挖开作业点,两脚踩在过膝的滩涂里,整个人弯着腰,面朝海泥一个蛏锄下去要挖半米深,才能从滩涂里挖出蛏。背上顶着的是炎炎热日,在茫茫滩涂上找不到遮阳的地方。一个潮水下来,蛏农们腰酸腿软,背上早就被晒得脱了皮。去年夏天,有朋友到百胜吃蛏,我讲了种蛏收蛏的经过,一个朋友用“收种伤两膝,寒暑苦一生”形容百胜蛏农的艰辛,在座的听了个个唏嘘不已。

  家乡人艰辛种蛏,也懂得智慧养蛏。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1年,国家就在百胜设立海蛏养殖场,开展对海蛏养殖的各项试验,研究成果曾在全国推广。百胜人经过长期的摸索,充分发挥当地海域的优势,创造性地养殖三种蛏,即新蛏、盘种蛏和旧蛏。新蛏养殖比较简单,各地大同小异,冬春整埕播种,夏季收成应市。而盘种蛏和旧蛏则是百胜人的发明。盘种蛏是指把原来立春前后播种的蛏生长到春分后挖起来,移种到水位低的蛏埕区,这样经过移种,蛏苗在新的环境吸收到更多的海藻类和微生物,同样是夏季收成,但比新蛏长得快,个体肥大。所谓的旧蛏,指的是新蛏生长慢,当年夏季不能收成应市,留在蛏埕继续生长至翌年初夏(芒种)收成。由于生长的时间长,旧蛏个体比新蛏、盘种蛏都大,产量高,肉质好。后两种蛏,只有百胜能够大面积养殖。这是因为百胜村海域南靠闽江口,北近鳌江口,是两江淡水入海的交汇处,海上藻类和微生物特别丰富,非常有利海蛏的成长。其他地方曾试种过盘种蛏和旧蛏,因成活率低而无法推广。福州市场称赞百胜蛏好,指的就是盘种蛏和旧蛏,它们经历与新蛏不同的养殖过程,不但个体大,吃起来口感特好,深受欢迎。现在一到收蛏季节,省内外的收购商都是直接开着大货车到海边收购,福州市场上很难见到真正的百胜蛏。

  家乡人辛苦养蛏,也懂得享受吃蛏。百胜蛏个大肉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海味中的佳品。百胜人与蛏打了上千年的交道,对自己用汗水养育出来的成果情有独钟,对它的食用加工更是费尽心思多有创意。到了夏季,百胜人的饭桌上摆满了用蛏作的各样美食,能叫上名的有二十多种。最简单的是把蛏洗好后放在锅里加水煮熟,水开了两片蛏壳也象蝴蝶的翅膀一样分开,这叫蝴蝶蛏。比较讲究的作法是人工把鲜蛏剥开取出蛏肉,以保持鲜蛏的原汁原味(这个活至今只有百胜人能做肯做),新鲜蛏肉与鸡蛋和在一起煎的叫蛏抱蛋;与地瓜粉和在一起煎的叫蛏抱粉;与米浆和在一起,放油里炸的叫炸蛏饼。蛏农们干活辛苦了,喜欢把盘种蛏或旧蛏插在小炖罐里加老酒炖着吃,这叫酒炖蛏,吃了能够解泛力。遇到丰收年成,蛏农们会把蛏晒干后储存起来,过年过节时享用。蛏干有两种,用盘种蛏或旧蛏人工生剥以后晒干的叫生蛏干。生蛏干焗油快炒,熟了以后肉甘味美,越嚼越有味,用来下酒,民间白话叫“吃酒配蛏干,快乐在人间”,百胜人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以慰藉艰辛的人生。每次想到它,都会唤起我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思念之情。用新蛏煮熟后晒干的叫熟蛏干,除了平时用来泡粉干面吃外,还销往三明、南平等山区。熟蛏干不用烧煮就可以吃,当地群众上山干活,饿了就用熟蛏干配干饭,非常方便。新蛏在烧煮中的蛏汁经过不断的熬炼后,成了蛏卤,这也是很受众人青睐的调味品。百胜人用当地产的海哲皮沾蛏卤下饭,既便宜又好吃。

  我对家乡蛏的记忆一言难尽,上面写的都是我亲身所见。而对蛏的所闻,那更是太多太多。从小我们就是在老人们讲蛏的故事中长大的,有的神奇变幻近似神话;有的活灵活现近在身边。无论是所见还是所闻,家乡蛏的故事中的人生启迪让我终生受益。种蛏收蛏的艰辛,磨炼了百胜人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优秀品格;种蛏养蛏的智慧,培养了百胜人因势利导、科学发展的求实精神;种蛏吃蛏的快乐,展现了百胜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家乡的蛏,永远的记忆,永远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