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理论在线 >> 党员干部读书征文 >> 正文

大美辰山

何德营

http://www.ljxww.com  2019-05-27 15:30:08    【字号

  漫步乡间,回味悠长的历史,感慨时代的巨变。一个小小的落后渔村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华丽转身,竟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作为一个辰山人,我情不自禁地为之自豪。

  我的家乡,坐落于罗源湾畔的大中山东麓和北云山北麓之间的山坳里,东至招宝场旁的古渡口,西至庵鼻头角的下土湾,古称钱峰境,属五贤乡保安里。

  村民们通常把村称之为“沃”,于是辰山村就被骄傲地称之为“长长沃”。长长沃以淳安宫为中心分为上沃和下沃两部分。上沃是从淳安宫到庵鼻头的村落,可惜现在的竹板、北凤山麓、大井等处的房屋已成废墟,能留下的只是岁月里越走越远的记忆;下沃是从淳安宫到招宝场的村落。招宝场最让人传颂的就是,上世纪70年代还留有的古渡口遗迹和1200多年前李三娘在此不幸落水罹难的故事。

  从北云山山巅远眺,可以望见一条始于连罗交界的群山深处的溪流,如玉带般静静地蜿蜒流淌,流经高洋、土坎、仓前、半田下,滋润着千百亩辰山良田,造福着数万马鼻人民,她有个动听的名字——亭溪。

  应该说,亭溪是村中最美的一道风景,它从淳安宫门前缓缓流过,在此处形成两个人工湖,取名为“丰泽湖”,酷似台湾日月潭。湖畔两岸辟有供乡亲休闲和娱乐的公园,公园的路旁还竖着一块“连江县革命老区村”的石碑,以此纪念在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辰山儿女。

  原来,亭溪在穿村绕巷后从此处入海,前面即是辽阔的罗源湾。1999年辰山村开始围海造地,这里的几百亩的滩涂成了垦区。现在这里已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西式楼房,蔚为壮观。村民们住上了新洋楼,生活条件不比城里差。村民们也是楼上楼下,电视电话,家电还样样齐全。很多人家还买了豪华小汽车,城里乡下的来回跑,方便极了。正如林语堂先生说的那样:“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花园洋房里。”

  亭溪两旁建有丰泽湖文化长廊达两千多米,护栏的石刻镌刻着中华古诗词。徜徉其间,只见溪畔树影婆娑,清风徐来,枝叶在湖水的倒映下更显妩媚多姿。三俩孩童溪边驻足,琅琅之音诵读着古圣先贤智慧的文字。看着他们,仿佛是昨天的自己,心中充满无限的欢喜,为自己的长大,也为家乡的今天。

  沿着亭溪,经湖头港,就来到位于村头由香港诚豪集团总裁黄世庆先生乐捐的村文化广场。广场旁矗立着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上面刻有米南阳的“和”与陈和珍的“康乐家园”的字样。这里的榕树、凉亭、牌坊,与周围的菜园和绿油油的水稻田构成了一幅宁静唯美的乡野山居图,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镌刻着一副“松竹梅岁寒傲雪三友,陈黄何春暖和谐一家”楹联的牌坊。是的,千百年来,各大家族在此繁衍生息,相亲相爱,和睦相处,恰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从湖头港向北,经过橘园墩,来到北云山山麓。这里坐落着辰山村最古老的庙堂——拱辰堂。该堂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清咸丰元年(1851年)六月重建。堂中留有咸丰元年立的石碑,在堂的中梁上刻有“原建檀树钱山何觉民”等字样。该堂为两进院落式布局,有庑廊、天井、神龛,是保护较为完好的祠堂建筑,体现了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和现代人对宗族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辰山的好男儿们凭着一把瓦刀走天下,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以世纪金源集团为代表的优秀建筑企业。世纪金源集团拥有“房地产开发、星级大饭店、大型购物中心、金融资本运营、矿业开发和物业管理”六大支柱产业,目前在中国大陆已投资2000多亿元人民币,开发各类商品房8000万平方米,缴纳各项税费已达300亿元人民币,捐资公益事业21.2亿元人民币。他们以“好企业,招好人,育好人,办好事,有好报”为企业信仰,秉承“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情怀,带动村民创业、就业,共建家乡父老的美好生活。如今,辰山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企业之村,村容村貌旧容换新颜,村民生活步入小康。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辰山村牢记习总书记的“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诲,在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注重环境保护,植树造林,并保留了数十座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民居。

  “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那灰砖黛瓦,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像历史老人一样静静地矗立那里,默默地注视着辰山村千百年来的沧海桑田。村里有些老人不愿离开他们生养的祖屋,他们那留下岁月痕迹的脸上,依然露出灿烂的微笑。步入一古厝,这里已经按照仿古风格修葺过,前院天井两旁摆上各种花卉,左右厢房整洁明亮,老人说,他们的子孙为了保护这古厝已经投入100万元整修过,现在他们住在这里安度晚年,十分地舒心快乐。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新的时代,新的生活,但愿,那些奋斗在外的乡亲们也能透过家乡的巨变,时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