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堡全景
透堡镇政府办公大楼
透堡铁基坪
透堡镇位于连江县东北部,离县城42公里;濒临罗源湾,背山面海。于1990年设乡,1992年撤乡建镇,下辖8个行政村,总户数5536户,镇所在地人口1.1万人,面积25.1平方公里。属于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定老区基点镇。
透堡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居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境内有历史文化遗迹30多处(其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1处)。古为"福温古驿道"必经之路,占据八闽要冲,素为屯兵军事地和抵御外敌侵扰的前哨。是南宋时期释褐状元郑 鉴、爱国诗人郑思肖的故乡。闻名全国的黄花岗起义殉难72名烈士中透堡籍占2位(王灿登、黄忠炳)。1930年透堡青年共产党员杨而菖组织了威震八闽的透堡农民武装暴动,打响了闽中闽东反剥削反压迫第一枪。1934年成立了连江县历史上一个红色政权——连罗苏维埃县政府。透堡成为连罗革命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历届党政领导的共同努力,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2007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1700万元;完成财税任务237.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80元,净增265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经济蒸蒸日上。透堡人民依靠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精神,在几经颠簸周折埋头苦干创业下,产生了如福建纵横房地产集团为龙头的建筑企业,连江波泼服饰、福州天马服装、广东川式服饰为龙头的服装行业,福建盛辉、盛丰物流集团为龙头的运输企业。以上建筑、服装、运输三大支柱产业的产值均已达到亿元以上,带动了本地5000多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推动本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统筹各行业的有序发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为在外发展乡亲提供良好服务,我镇在上海、广东、武汉、宁德各地筹建了流动党支部。同时我镇还积极发动各方面力量,引进闽南、台湾地区人才、技术和资金,发展现代农业,学习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新成果,如蘑菇、浙江铁瓜、“琯溪品牌”蜜柚、“台农二号”木瓜发展态势良好,增加了农民收入。
透堡交通便捷。福温铁路横贯镇区,可门铁路支线穿越全镇,与可门港口直线距离仅15公里,即将建设的沈海高速复线在透堡设立互通口。
眼下,透堡人民以全新的风貌,积极呼应、服务和推动县委、县政府提出“港口兴县”的大局,主动融入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发展大局,承接可门港开发辐射,科学发展,稳中求进,为加快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