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体育资讯 >> 正文

【网络中国节·七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https://www.ljxww.com  2023-08-18 09:10:26    【字号

【 七夕起源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网络中国节·七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于此,古人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网络中国节·七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 七夕演变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七做一回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动日臻丰富多彩,而“乞巧”之举则成为最为普遍的节俗活动。更为有趣的是,由于魏晋文化的繁荣,此时的登楼晒衣改为了登楼晒书。


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的时期,虽然其习俗基本上和魏晋相同,但其规模和盛况远超前朝。比如七夕期间以锦彩结成楼殿,“嫔妃穿针,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的场景,在《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中可以窥见一斑。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明清时期,七夕做为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清代,七夕的主要活动则是家家陈瓜果等食品和焚香于庭,用以祭祀牵牛郎、织女二星乞巧。


时至今日,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七夕习俗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七夕节不只有牛郎织女爱情的传说还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最普遍的就是女子们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各地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

各有趣味

【闽南:七娘妈】

七娘妈,也称“七星娘娘”、“七仙姊”、“七仙姑”等。七娘妈原来是由天上的牛郎织女两星的神话演变而来。在闽南地区,传说中的“七仙女”并非一个仙女,而是七个神娘,俗称“七娘妈”,并且传说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日,“七夕”并不仅仅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也是纪念七仙女“七娘妈”的节日,还是为十六岁少年举行成年礼的日子。

在闽南的古老传说中,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时,把孩子托付给了其他的姐妹来照顾。所以,闽南人七夕节祭拜的“七仙女”可不只织女一人,而是七位仙女。“七娘妈”就是这七位仙女,她们是美丽、善良、慈爱、吉祥的化身,她不仅能给小孩子带来抚爱、温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长。    

《泉州府志》记载:泉俗七夕“乞巧”、“陈瓜果”、“小儿拜天孙”。按照这一习俗,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头一个“七夕”要做“新契”,意为新拜“七娘妈”为义母(闽南话称“契母”),并于当天解去新生儿于端午节系于手腕上的“续命缕”(用五色丝线搓成)。到了十六岁,当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对其长大成人、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答谢“七娘妈”长年的护佑。

【江苏: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等地

每年七夕节

人们都搭制“香桥”

祭祀双星、乞求福祥

【网络中国节·七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然后将“香桥”焚化

象征着双星相会

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

鹊桥传说衍化而来【浙江:接露水】在浙江部分地区流传着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

【网络中国节·七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传说七夕节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山东:吃巧巧饭】

山东鄄城、曹县、平原等地有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钱 一根针 一个红枣

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

【网络中国节·七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

吃到枣的有好姻缘

【广东:迎仙】广东广州地区在农历七月初六、初七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

自三更至五更,连拜七次

【网络中国节·七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夕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为得巧

被称为巧手


福建新闻 更多
习近平在福建漳州市考察调研

习近平在福建漳州市考察调研

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考察了陈城镇澳角村、谷文昌纪念馆和关帝文化产业园,了解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