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理论在线 >> 党员干部读书征文 >> 正文

路缘

阮道明

http://www.ljxww.com  2019-05-27 15:39:38    【字号

  路,弯弯的山路,把我这个山区农村的孩子送往繁华的县城。路,宽广的都市大道,又把我推向为民通衢的境界。于是,我与路结缘三十多年,走出了一条永生难忘“路”程。

  我与路结缘,源于大哥阮经在对我的引领。可以说,他是我的引路人。“要致富,先修路。”这一道理被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老百姓所认同,更是时任县交通局局长的大哥所身体力行的“开发经”。为了给连江多修几条公路,他怀揣连江县交通规划图,三天两头往省、市交通部门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上级多争取些项目和资金,为连江多修几条像样的公路,让乡亲们出行方便,促进改革开放,进而为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县域经济。当长马、小沧、真茹、赤石、青芝山、下宫、文朱诸条公路修好后,大哥带着我在新修成的公路上徜徉时,他充满豪情,对我说:“你看,车来车往,把山货运出山了,把百姓生活日用品运进来了,人们出行方便了,把山区经济搞活了,多好啊。我要脚踏实地,再修几条高等级公路。”这时,我从他那坚定的话语中,听出英风豪气;从他那深邃的目光里,看到执着而勇往直前的信念。宏图在他心中展开,路在他脚下延伸。连江县环城路和新大桥建设中,他与民工、技术人员一起奋战在工地上,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抢工期,抗灾险。人瘦了,可是路长了,并嬴得了人们交口称赞。由于长期劳累,他终于倒在路上了。连江的乡亲们含着泪水赠给他一副“积德名声远,存仁品格高”的挽联。这是连江百姓对他的高度评价,也是他人生价值的闪光。他生前说的“修路即修德”和“用心为民修路”的遗言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里,时时感染着我,天天激励着我。“爱路,修路”,在我心中开始醖酿、发酵,札根、萌芽。因此,我与路结缘了。

  1987年,104国道城关地段的建设在推进中。时任敖江乡副乡长的我,开始了修路的最初尝试。我本着解放思想的原则,大胆实践,倾全力配合交通等相关部门开展闽运车站土地征迁建设和道路两侧乱占国有土地建房的清理工作,确保国道工程的有序推进,并为连江城关地区“三横五纵”街道交通大格局布网奠定良好基础,接着,我又开始配合县政府协助修建城关816北路(公路局门口至连江县104国道环岛地段)拆迁拓宽工程建设。取得较好成果。同时修建了凤尾至下山公路,并设计确定了江南乡宽24米大道规划。修路的初次实践使我懂得:道路与城乡现代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修路对我个人而言,是心田的投入,是情感的融入。

  “修桥铺路是福。”这是我大哥生前的诤言,也是我心得体会。1990年,我调任浦口镇政府工作,看到镇区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尤其是岱江两岸的浦口、东岱,一步之遥却隔江相望,只能靠摆渡维系两岸交通,这不仅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还危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962年夏,禅步村民往对岸浦口观看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搭乘小船渡江,因超载沉没,溺死5人。这事件骇人听闻。我想,决不能让此种悲剧重演。

  1992年,由我主政的镇政府通过了“拟建浦东大桥”的镇人大提案,发出了修建“浦东大桥”的强烈呼声。这个项目工程量大,投资额高,拆迁面广,征地牵涉两个乡镇。为此,我和镇干部们一边聘请有关路桥专家论证、评审方案;一边为实施勘探、测量等前期工作做好准备。比如,着手开山炸石、挖土、备料,同时建设海堤护岸与修建面宽24米大道为接线公路作前期施工。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万米海堤和“大道”修建成功,为浦东大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此后,浦东大桥列入了福建省交通厅制定的“八纵九横”201主干线(宁德漳湾至漳州东山)规划并加以实施。不久,也就是1996年5月,我调任县侨办,虽然不能继续为修桥出力感到遗憾,但是,江山代有人才出,2005年底,长291米、总造价1200万元的浦东大桥正式通车了,从此,浦口、东岱群众告别了摆渡过江的历史。我为之欢呼雀跃。因为它在我的面前亮起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一天,我终于如愿地站在浦东大桥上,放眼四周,看到的是一片美丽而富饶的村庄,聆听桥下潮涨潮落声,禁不住心潮澎湃,双目湿润,感慨万千。这时,宏伟的浦东大桥仿佛也向我颔首问候,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上了心头。

  筑路修路是大众的事业,是大德修行之举,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与积极性。1996年,我从浦口镇调往县侨办工作。侨办是联系海外侨胞的纽带。在工作中,我了解到,海外侨胞对参与家乡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很高。在一次下乡途中,听到江南乡百姓渴望修建覆釜公路的呼声。翌年,即1997年,连江县侨办把建议修建覆釜山公路列入招商引资重点工作。1998年5月10日,县侨办拟就了《关于建议修建覆釜山公路呈阅件》,经时任连江县县长俞风云圈阅和副县长刘胜批示,要求县侨办牵头该项目并抓紧落实,随即成立修路领导班子。1999年8月22日,首期覆釜山旅游公路——南湖公路段工程破土动工。该路段从104国道南宫段通往南湖太极道观即覆釜山起始公路。我把侨胞爱国爱乡的热情引导到为家乡修“幸福路”义举上来。此举得到海外侨胞的热烈响应。由旅美乡贤黄忠谋先生带头捐资,在县侨办、江南乡、财政局、交通局、化肥厂、太极观等单位团体和仁人志士通力协作下,一条全长1.5公里、宽5米的修抵覆釜山下南宫太极观的南湖公路,终于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天竣工了!它以崭新面容迎接通往覆釜山风景区的游客。后来,福建省人民政府为黄忠谋先生颁发了捐资修路的荣誉证书、奖匾和金质奖章。连江县人民政府还专门立了《碑记》,褒扬了黄先生的善举。

  南湖公路的开通给开发覆釜山风景旅游区带来了机遇。此时,延伸覆釜公路又成了人们的强烈期盼。2006年春,应覆釜山弥陀寺主持开妙法师的请求,本人牵头协助策划和发起覆釜山公路续建工程,随后我参加了以时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林世昌为总负责的修路领导班子。同年7月12日,南宫坝顶至覆釜山巅的主干道开工。开山炸石,填沟架桥,终于把长5.2公里、路基宽10米、路面宽7米的水泥路修上了覆釜山。2007年5月1日这条公路正式通车。它像一条长龙畅游在青山翠岭之中。开妙法师高兴地对我说:“这是一条大德之路啊。”是啊。修路即修德,大道即大德。这个理念在我心中再度升华。

  2005年,我退休了。然而,我与路的缘份还未终了。巍巍香炉山一路向南,从长龙到浦口营造了一段峻奇险绝的“南国风光”,却也因乌岩壁立刀削、阻隔交通,被畏为险途。两地虽然只隔一座山,人们乘车从长龙到浦口,却要绕过洋门、祠台、东湖、城关,再转上山、下山才能抵达目的地。这给两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修“长浦公路”成了我心中沉重的牵挂。感德县交通等部门的支持,感恩陈高书、陈希明、陈希彬,何基正、陈玉元、陈金成、陈华浩、邱依法、浦口锦山寺戒提法师等修路热心人士知难而进精神。2005年打响了“拦路虎”乌岩头修路开山第一炮,于2007年底,促成了“民办公助”的长浦四级乡道全线贯通。然而,由于公路等级低,还不足以充分发挥地域社会、经济效能。

  长龙是革命老区,经受抗战和解放战争洗礼,是土地革命时期坚强的红色堡垒。奋斗是永不停歇的追求,追求是与时俱进的奋斗。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县拟将长浦公路列入三级公路建设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路线起点位于长龙镇下洋村,沿财溪水库展线,经塘里口,设隧道穿越大仑山,经黄土坪,下项,下穿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接通浦口上元,终点接东浦园区规划路,路线总长由原路的13公里缩短为10.819公里。当我听到长浦公路提级新规划修建项目论证时,心里受到难以言喻的震撼。当我双手触摸到设计图上那一段段路线巨龙般隐伏高山峻岭、穿崖、过洞、越水蓝图标识时,胸中油然升腾起敬意。我却仿佛看到了勇气和智慧缔造乡愁的奇迹。从民生造福工程的轨迹里,我更多地领略新时代,新征程国人奋斗的光影与印记、乡心和国梦。

  俗话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骥行千里也需要路吧?我退休了,那就尽余力修路吧。退而不休,我还在探索民间修路的“秘诀”,领悟出“修路如修行”真谛。在这个理念助推下,我又协助乡亲策划修建了苏山通往光化村的公路,及长龙岚下通往莲荷寺(玉佛寺)至丘祠村公路。后者涉及长龙镇、透堡镇和长龙华侨农场等三个乡镇场交界地,受益面大,乡亲们积极响应,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集思广益,共克难关。2010年修成了路面宽6米、长3.36公里的莲荷水泥路。它给我的路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而今,从县城回老家长龙,只需半小时车程。一路清风送爽,两旁青山笑迎,心中十分惬意。路,是乡村振兴的血脉;路,是人民安居乐业的纽带,也是我乐此不疲初心的载体,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果的重要展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