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连江文艺 >> 正文

风物长宜话南湖

http://www.ljxww.com  2012-12-24 00:18:45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南湖太极道观,巍峨肃穆的建筑群,犹如天上宫阙,点缀在连江县江南乡魁岐村西面的麻山上,丰姿玄妙,周围风光秀美,令人神往……

  南湖春秋

  南湖,在江南乡魁岐村境内,其前身是敖江支流的南宫溪。南宫溪地处覆釜山余脉石门山与玉华山峡谷之间,狭长流缓,集雨面积4.8平方公里,素以风景名胜著称。有宋主薄龚况《石门》诗:“岫幌贴松低,羽人游未归。苔深锁春色,不放晓云飞。”

  1959年秋,南宫水库动工兴建,筑坝截溪,总投资50万元人民币,投入54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18万立方米,于1963年春建成人工湖。坝型为黏土心墙,坝高22.8米,长110米,总库容317万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1.5万亩,受益魁岐、江南、南塘、花坞等10多个村庄的农田。因溪名南宫,而谓南宫水库,又因距连江县城仅1公里,地处南郊,遂称南湖。

  1964年,在南湖水库流域外的已古崩溪处,修建拦溪坝,开挖引水渠道3公里,把崩溪水源引蓄库内,提高水库蓄水能力。同年,建成我县第一座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105千瓦,并架设南宫到连江城关几千米高压电线。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粗芦岛跨江引水工程投入建设。大坝加高1米,引水渠道全长28.3公里,并建了防洪墙。从南宫水库引水环绕南塘、东边、上坪、长门、官岐,跨江到达粗芦岛。原计划灌溉面积5千亩,后由于南宫水库的人饮供水量迅猛增幅,灌溉功能明显弱化。

  南湖地势像一头睡眼蒙胧的巨大金鳌,驯服地贴近南湖湖面。其头部面西直抵覆釜山脚,其尾鳍一动不动地枕于南宫口马山脚龟岩边,长达900多米,腹部膨大,北倚南湖太极观,南临玉华洞基座,最宽处3百多米,形成东西长,南北窄的“头尖尾尖腹中宽”的画面格局。南湖静守深闺,默默地为江南一带儿女,提供源源不断的纯净水资源。

  我仔细搜寻、阅读、审视,试图找回南湖曾经盛极一时的历史文化积淀史料。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记载:“石门山,在覆釜山下。巨石双峙,道出其中。旧称有十景。”“石门斜照”为连江十二景之一。石门侧有一个唐中和元年,谢諝募捐,历史悠久的石门寺遗址,寺侧还有名闻遐迩的明起居郎李弥逊墓,王德溢《重九游石门》诗:“山色海门看不极,涛声石枕梦犹疑”、明代南京刑部侍郎吴文华,游历石门寺“隐约烟霞见佛宫,石门双峙任过从。岩头琪树闲相媚,洞口瑶泉到自逢。半月池涵苍藓色,五台石护白云踪。欲凭指点搜灵异,应辟荆榛更几重” 。诗句,足见南湖古之风光。

  南湖水库建成,上述名胜,自然静静地卧在水底碧波中,而这曾是古邑人名流贤士啸聚之所。无形给这孤寂的水底世界和山寺周边景致,烙上了风光犹在的印记,使冷落、沉默几十年的水底名胜遗迹奇观,宛若荡漾起“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美好回忆。

  南湖驳岸,草木依依,陡岩苍遒,水平如镜,碧波盈盈。湖畔有道教重地南湖太极观,宏伟壮观,有青龙涧美丽的传说,有飞虹卧波充满情趣的双鲤桥等风光,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浏览湖光山色,别有一番景象。200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南湖以“七大风光”主题之一,当仁不让地融入省级青芝山旅游区总体规划中。它集宗教、山水、观光、娱乐、健身于一体,展露不同风格,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人文景观。使人惊叹环保意识升华产生的良性效应。是呀,珍惜绿化,珍惜水资源,珍惜生态平衡,不就是珍惜自我吗?

  南湖寓于覆釜山麓,如隔尘寰,水底古寺,曾是名人骚客聚啸吟咏之所,多留遗迹。南湖太极观位于湖的北面,南宫溪涧纵横,古寺倚山,峰环水绕,山容靓丽,悦人心目,实乃金凤名胜。

  纵览《道德经》碑廊

  你见过这样气势恢弘《道德经》碑廊吗?南湖太极观《道德经》碑廊全长29.05米,宽5.5米,面积约160平方米,是用45片高2.1米、宽60厘米的青石板雕刻后拼木木木木接镶嵌而成,耗资10多万元。对我来说,是第一次见到的。此前,只见过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前刻有《道德经》,不过它散刻于道旁一块块石头上。而两者风格不同,观瞻有异。南湖太极观《道德经》碑廊,2005年3月建成。

  南湖太极道观《道德经》碑廊,位于侨乡连江城南覆釜山麓,环山傍水,洞幽岩奇 ,是著名的道教场所,也是风光旖旎的旅游休闲胜地。宫观大院临水围墙内,在榕、樟、椿、樱花等树阴下,一帧《道德经》碑廊,用6根直径为35厘米,高4.18米的水泥砥柱立于八景宫前埕的当墙下。碑廊的正上方镶嵌长28厘米、宽25厘米的“道德经”3个饰金大字,周围用五根线条纹框边,框内镶嵌碑文。题记云:“1976年3月中国文物出版社刊行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老子》为底本,并以他本参校订正的《道德经》81章”。《道德经》洋洋洒洒5000字长卷,一笔一划在青石板上阴刻出来。在卷首“引述”的左上方,阴刻有一副“老子骑水牛”图像。试想,这要花多长时间,花费多大工夫?看后,不能不让人心中顿生历史的厚重感。

  《道德经》是道教思想精华的凝聚,是老子宇宙的生成及其发展规律理论的集中体现。人们常说的道理源于此。“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物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就是说,把“道”看成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总规律,而把“理”看作是一切事物之间的个别定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相关,即“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故无常操。”这些辩证关系,至今引用。“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认识客观存在绝对的道,掌握相对稳定的理,有益治国治家治事,这或许是南湖太极观道经碑廊,所要告诉游人信士的初衷。纵览《道德经》,从中会得到更多的体会,更多的启迪,更多的道理。

  看完太极道观的碑廊,坐在廊前石椅上,再细细品味碑廊前三块稍耸起的天然青石上所镌刻的原全国道教协会闵智亭会长的“道尊德贵”和碑廊平顶外沿镶嵌蒙古红花岗板石上额镌的原全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谢宗信亲笔题刻“道法自然”两方墨宝,人的心胸会为之豁然开朗,感悟良多。甚至于,不必涉足周遭的青山绿水,就大有不虚此行的满足感。

  石鼓清音

  从凤城出发,经魁岐村,在南宫处的104国道旁,沿着弯弯曲曲石阶拾级而上,南湖著名景点“石鼓清音”,就隐藏在覆釜山玉华山麓的坡面上。

  石鼓的四周,峰峭谷幽,拥绿叠翠,南宫水渠经东坡缓缓流过。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不湿不燥,不污不瘴,夏不着暑,冬不凛寒,给人以自然舒适的感觉。这种天然“氧巴”,给石鼓安宁,少于风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零距离接触石鼓,便让人感觉它的厚重感。晚霞给它抹上一道红晕,斑斑驳驳的岩色,造化的神功,不禁把人引入诗意之中:“急功难耐观中藏,苦练神工伫道旁。料是人间生瑞宝,却辞天阙下凡冈。满腔鼓乐声何许?一镜湖波韵备尝。逝者如斯堪寂寞,太极奇石两相望。”

  据传,这个看似平常的石鼓,原为天宫钟鼓,因向往人间烟火,不甘寂寞,被玉皇大帝遣下凡间。在一个雷电交叉的夜晚,石鼓“从天而降”于南宫马山一隅,竟然没有破损。蒿草、乔木、野藤、荆棘、芒萁,将它的底座恣意緾绕。它不屑像山间涧水一样放任自流,懒得如草木一样岁岁枯荣,靠着笑傲江湖的潜意识,在春夏秋冬的洗礼中完成着生命的延续。原本刚烈的石鼓,历经沧桑情也柔,它也不再威风凛凛地随意表演精彩节目,开始过着人世间的“隐居”生涯。对于石鼓与清音关系的再认识,急风骤雨折射出的清音,“道”白清醒和聆听的体察,是“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这个命题下的人生宝贵收藏。神秘、雄奇的石鼓清音,创造了多少自我醒悟的启示。

  双鲤桥

  双鲤桥,横贯在南湖太极观两边围墙下的青龙涧,桥墩分别驻足在东、西两边的鲤鱼石上,因此取名双鲤桥。

  双鲤桥高8.5米、宽4.5米、长13米(含引桥)。采用花岗石块工字型叠建,用石条逐层按丁字形顺应配搭,互相衔压硬缝砌就。不用水泥砂浆勾缝,墩的两边依坡地紧靠,承载整座桥梁,钢筋水泥桥下,两桥墩间形成单孔桥洞,桥的两边护栏,每隔二米间一柱档,栏杆水泥柱上头,雕塑精致可爱的龙抢珠饰像,栏杆北边还安装了高5.5米的柱灯,每逢夜幕降临,桥灯灿烂。桥的东段,是南湖太极观临湖的南侧,砌就了一条雄伟牢固的花岗石护墙。原来从南湖太极观围墙内穿行的机耕路也迁移到围墙外,沿墙建成一条长59米,宽8米的桥梁接线公路。

  双鲤桥的沿路栽种洋杉25棵,桥头立有《修桥誌》碑,上书:“青龙涧中,有双鱼磹列南北两侧,昔沙门比丘,於其背垒墩,拱石为桥,可通覆釜归樵达白云古刹。免绕涧之苦,改革开放以来,由未济而既济之便,车辆频繁,势有倒塌之危!更有甚者,游客日臻,唯恐老幼为观景点之不慎,而罹无妄之危。辛丑春节倪君新财,新勇览吾观,慨然兴修桥之念,愿独献巨资,嘱我道友为其修建造桥。此举善莫大焉!立碑明誌其德。南湖太极观2001年春立。”碑边是太极观的边门,面朝西,门额饰花纹。左联“清罄木鱼醒凡念”,右联“高山湖水澄世情”。湖光山色,分外壮观。

  “桑梓情深魂梦牵,侨心万里彩虹连。一桥飞架青龙涧,五马轩昂玉凤阗。银鲤石垱担道义,金鳌疾恶亦参禅。春花秋月铺芳野,夏暑冬寒总鲜妍。”时光流逝,双鲤桥经风沐雨,傲然屹立。

  时至今日,尽管桥墩悄然泛黄,但我依然钟爱如初。每往南湖太极观,我总要踱步双鲤桥上,抚摸她的肌肤,似乎尘世的喧嚣得到净化。她定格的历史,蕴含天人合一的哲理,凝聚了侨情、友情、乡情,永驻我的心田。

  南湖门坊

  南湖门坊,始建年代无考。南湖,位于连江县城西南方江南乡魁岐村境内。从南宫跨过104国道,西进覆釜山的公路口,建有南湖门坊,矗立于覆釜山麓路口,意为采南湖(南宫水库)之灵气,由南湖太极观主建,旅居巴西乡亲倪新财、倪财勇俩兄弟捐资助建。门坊占地面积30平方米,于2003年4月6日10时许破土动工,至2003年10月4日竣工。

  南湖门坊坐西南向东北,凌空峻秀,蔚为壮观。门坊基座,深扎覆釜公路边基,横贯公路段面上空。门坊由两根主坊柱、两根边坊柱和横梁、坊顶屋榭等建筑构成。主坊柱高度10.2米,双梁跨度5.6米,形成大坊门。门坊边坊柱高度7.6米,与两边的主坊柱相衔接。两条横梁跨度2.8米,形成两扇小坊门。大坊门为进山公路的主车道,边门为人行道。

  整座坊门分为上下“两段式”,一层高度7.6米,为钢筋水泥结构,主柱面贴有“六六三”花岗石片。二层为木质结构,添建两层长方形屋面景观,边门平屋左右两间,分别长4.3米,宽4.2米。顶层坊屋长8.6米,宽4.2米,屋面为坡式屋顶,整座屋面仿古木作拱斗,所用杉木材积43立方米。坊顶下部安装雨篷露檐皆为木榫结构,以上用金黄色琉璃瓦铺面,屋面外观呈平梁斜脊状,迎阳遮雨,样式古典,装饰简洁,主要建材钢筋、木料、砖石、琉璃瓦,油漆等,均精心选购。其建筑风格以中式结构为主体,既有中国古典门坊建筑艺术的技巧,又有现代建筑利用新建材的特色,建筑规模比传统坊门建筑更加堂皇高大,是连江县现代门坊建筑优秀作品和重要历史文物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门坊上造屋的方法,一方面可供人们观瞻艺术造型,另一方面,又能增强门坊的稳定性,防止因雨水渗透而导致木料变质腐朽,还能给坊门平添造型的美感。

  南湖门坊正面中间匾额为“南湖”,左匾为“天开灵境”,右匾“海涌神山”。前大门主坊柱中联“紫府衍南宫且看青龙潜跃,玄门连北阙还观金凤腾飞”,边联“名山秀丽陶醉观光客,仙境清幽留连揽胜人”。大门坊的背面,中匾“道法自然”,是原全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谢宗信手书;中联“浩劫为家出入先天之易,大方作体周旋太极之图”,是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闵智亭先生(号玉溪道人)所撰;左匾“三清造化”,右匾“八极超尘”,边联“湖山十里已承真宰妙,道德千秋化作会心游”,皆出自省、市、县著名书法家之手笔。楹联言简意赅,淳朴达观,意境高远。既涵盖了覆釜山及南湖全景风光,又代表古人与自然对话的心愿。门坊上部的正中,有一个直径约1米的黑白阴阳太极图。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丹道哲理。具有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寓意,中间黑白相抱的双鱼图代表着太极。一切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规律,太极图作为道教的标志,它提醒世人:慎经如始则无败事,物极必反,防患于未然……

  南湖门坊,已成为青芝山旅游走廊的北大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