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乡镇动态 >> 正文

蓼沿乡:致力打造乡村广播快报平台做好农村宣传

http://www.ljxww.com  2013-08-28 16:11:02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村民们,大家好,这里是我们村的广播快报。今天,为大家播报的内容是:致全体村民关于做好今年征兵工作的倡议书……”8月26日下午6时,地道的“蓼沿版”福州话播音再次从蓼沿村委广播站清晰传出,响彻山乡。晚饭后民宅前休息的人们如闽剧开戏时的观众,顿时正姿凝神,继而眉飞色舞,各抒己见……每次听到亲切的乡村广播,看到熟悉的“攀讲”场景,蓼沿乡干部群众都会啧啧赞叹村村响广播宣传做得好。

  干部进村入户,发现广播“广而不播”

  2012年初,得益于福建省“广播村村响系统”建设的政策良机,地处山区的蓼沿乡也如期完成23个建制村的广播新系统安装任务。“如果有了新系统,就不必再哄着乡村干部进村挂横幅、入户发传单、满街贴标语了”,蓼沿乡宣传委员张其松顿时感到一丝轻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干部经过一段时间进村入户走访了解,才得知大多村庄广播并没有真正响起来,部分设备布满灰尘,甚至未用先废,各村广播“习惯性聋哑”让期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乡干部顿感责任在肩:必须让“广播”广而播之,“村村”会用,“响”有质量。

  务实创新,初响喜现“蝴蝶效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蓼沿乡主动联系广电部门,请求派员维修好各村的广播设备,实现手机可播、话筒直播有效结合。进而先选择镇区所在地蓼沿村为试点,创新采、编、审、练、播等“五步走”编播方式,让蓼沿村广播响好“第一声”:以“三贴近”为原则,组织宣传干事、各支部宣传委员精心采写与农村农业农民关系密切的重要精神、政策信息、乡村要事等内容;安排文字人员会稿编校,撷取适合农村群众的稿件,并力争口语化、方言化;由宣传委员初审后送分管领导审阅定稿;挑选中小学老师、学生及本地话较强的老同志作为“播音主持人”,以“普通话、蓼沿话”两种版本进行试讲演练;最后,开起蓼沿广播快报,以最快捷最通俗最有效的方式将重要声音“响”到农民群众中去。

  创新运作,先声夺人,广播示范点惊现“蝴蝶效应”:各村纷纷效仿,那些诸如新农保、新农合、环境综合治理、土地增减挂钩、粮食直补、造福搬迁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国家要事、惠民政策、利好消息通过“广播村村响”迅速便捷地响彻山乡村野,而暴雨防汛、森林灭火等急难险重信息也在第一时间“广而告之”……干部群众听到了久违的声音,朴实村民发出了久别的称赞。2013年年初,蓼沿乡接上级部署,负责为当地驻军某部征用近200亩土地,搬迁安置20户民房。由于涉及面广,部队征迁补偿标准较低,即使安排大量乡村干部、官兵入户动员,群众仍难以接受,甚至集会抵制、集体上访。为此,蓼沿乡“另辟蹊径”,以驻军、政府两个名义,精心撰写“入情入理”的动员稿,再录制普通话、本地话两种版本广播片,全天候轮换播出,收到惊喜效果:两天内群众杂音渐消,集会迅速散去,“反动标语”暗自拆下,补偿协议启动签订。

  借势而上,机制保障“广播长响”

  为提升广播效果,蓼沿乡借势而上,乘胜追击:建立了村村广播“管理、维护、培训、采编、播音、反馈、改进”等一套过程管理办法。完善“试点现场观摩、各村拉练评比、日常下村检查、定期通报总结”机制,并率先将各村广播管理、使用情况纳入“村主干千分制考核”内容,此举进一步激发了村级组织使用“村村响”广播的主动性。如今,“广播村村响”如愿做到了常响、长响。

    (通讯员 陈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