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理论在线 >> 经验交流 >> 正文

倾力打造“四大载体、五项机制” 扎实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

http://www.ljxww.com  2014-12-21 14:04:59   来源:连江县司法局  【字号

  连江县司法局

  今年以来,连江县司法局认真落实“监所、司法、基地、社区、家庭”五位一体安置帮教工作要求,积极创新特殊人群管理,倾力打造福建省瀚海船业等五家“曙光”安置帮教基地、“中途之家”、海上法律援助站、安置帮教志愿者队伍等四大载体,建立完善制度健全、有效运作、管理科学的安置帮教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建立无缝对接机制“安其身”

  将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综治考核内容,成立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指导、检查和督办。县司法局加强与法院、监狱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和衔接,加强无缝衔接工作。对一般的刑释解教人员由司法所同村委会(社区)和亲属将其接回,对“三无人员”和重点对象由乡镇政府、司法所派人将其接回,并制定重点人员工作实施方案。对在册的65名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重点管控人员,落实管控目标,充分发挥各基层司法所、派出所职能作用,做好教育帮扶和转化工作。加强社区矫正司法协理员和安置帮教司法协理员队伍建设,提高司法协理员的工资待遇,强化业务培训,目前我县有社区矫正司法协理员55名,安置帮教司法协理员40名。积极做好“中途之家”建设,拟在县司法局新办公楼业务用房内设立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为一体,面积达500平米的过渡性安置教育基地“中途之家”,为连江籍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生活来源的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提供过渡性安置和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教育服务,根据安置帮教对象的实际情况,为其介绍合适的就业工作岗位,使其有安身之处,实现“放回有人接、回来有人帮、就业有人扶、生活有人管”。

  二、建立人文关怀机制“暖其心”

  将安置帮教对象列入法律援助范围,在安置帮教对象较多的黄岐半岛后才湾鲍鱼养殖基地,率先建立全省首家海上法律援助工作站暨海上警务室,针对安置帮教对象推行“一站式”服务,既开展法律援助、法律宣传,又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积极推进“一帮一、多帮一”帮教工作,县乡建立帮教联系工作制度,将长期无经济来源、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就学就医就业困难等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落实低保、一次性救助、责任田等各项帮扶政策,通过走访、谈心、慰问,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困难问题,及时给予帮助,积极引导帮助其重新就业、自主创业。同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原则分别组建县、乡镇、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志愿者网络体系,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机关、党群团体、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法律工作者、退休老干部、退休教师、村(社区)干部以及有一定技能的、热心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事业的社区群众,通过志愿服务方式开展结对帮扶,协调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其顺利融入家庭和社会,预防重新违法犯罪。

  三、建立安置过渡机制“用其长”

  坚持就近、企业自愿的原则,选择愿意为过渡性安置帮教工作出力,且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作为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建立以福建省瀚海船业为龙头的等五家“曙光”安置帮教基地,从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帮教措施、内部管理、人员接收、帮教效果六个方面对基地建设加以规范。遵循“因事定岗,因人施帮”的原则,尽最大可能扩展公司用工种类、降低用工录用门槛和要求,努力为安置帮教人员创造条件,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特别是对具有一技之长的,安置帮教基地给予优先安置。对于那些知悔改,能安心工作的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免费对其进行岗前职业技能培训,从而达到了公司用人用工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双赢”的社会效果。协调企业,保证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对象在安置点就业与企业职工一样对待、不歧视和一视同仁;在企业资金紧张和业务量较少时,做到不拖欠工资、优先上岗;从思想上帮助、生活上帮助、技术上帮助,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做到工资标准一样、生活待遇一样、工作纪律一样、劳动时间一样。目前,五家基地共安置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对象20名。“曙光”安置帮教基地建设运行以来,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县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四、建立培训教育机制“育其人”

  坚持学习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由基层司法所对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开展集中教育,每月召开一次法制、技能、安全生产等知识学习培训,组织学习社会公德、社区矫正管理办法、以及治安、刑法、信访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在做好集中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特别是外出务工返乡、重点人员的个别谈话工作,深度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努力将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位。各司法所积极指导用人企业做好内部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每月定期派员去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进行指导督促,指导安置企业要对刑释解教人员多关心多帮助,使他们增添生活信心,防止刑释解教人员因各种原因自暴自弃,丧失重新做人的信心,甚至走上重新犯罪道路。

  五、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知其行”

  借助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平台,做好入监人员信息排查、核实,出监人员信息反馈和落实跟踪帮教措施,防止脱管、漏管。建立档案资料库,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信息登记表,在基地学习、工作、生活的表现情况登记表,爱心帮教谈话记录情况和过渡就业、培训、离开基地前住新的地点等情况,为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奠定可靠基础。各司法所和基地经常保持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其生产生活情况。严格执行社区矫正人员外出请销假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外出申请,严格按程序规范审批;对重新犯罪或风险高的社区矫正人员,从严控制外出;做好外出前谈话教育工作,提高社区矫正人员服从管理、遵纪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加强与社区矫正人员及其监督人的沟通联系,随时掌握其在外地表现情况。每月均对社区矫正人员及监护人进行一次家访,每年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集中回访,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生活和行踪动态,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一事一报,管好管住,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