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理论在线 >> 党员干部读书征文 >> 正文

脂粉英雄却一叹

——再读《红楼梦》有感

http://www.ljxww.com  2016-08-03 15:47:44   来源:蓼沿中心小学  【字号

  蓼沿中心小学     刘星妹

  古今中外的无数文学作品,对于人生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诠释,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红楼梦》堪称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表现出一种直面人生的可贵的清醒态度,以一种巨大的勇气,承受着人生中无可言喻的沉哀巨痛。作者慨叹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并不是以对“幸福人生”的正向肯定为主旨的。它充溢着生命与青春的美,充满着人生之无奈与悲凉。,在这“花柳繁华地,风流富贵乡”的旖旎风光之中,作者固然写出了生命的美丽与轻盈,然而又仿佛于不经意之间,描绘了众多生命的枯萎凋零。

  《 红楼梦》 一改我国古典文学刻画人物单一化,拙于心理描写的弱点,它最成功也最完备地完成了以姿态语刻画人物内心这一艺术处理的过程,使读者在这“心境万象生”的情感领域中受到审美感染。曹雪芹抓住富有个性化特征的动作,刻画出独具个性的人物心态。呈现不同个性在不同时空中的不同感情色彩,形成个性化人物的多色彩的感情世界。其中使人印象深刻的探春算是一个。

  在曹雪芹的笔下,《红楼梦》诸裙钗中,真正属于贾府的只有四位小姐(元迎探惜)。其中重彩描写的人物是三小姐探春。探春的豪迈则更多地强调实现“自我价值”。小说第五十五回她说: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这实际上正是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心声。这是一种政治家的气魄和风度。

  论诗才,她不及黛玉与宝钗,但首先发起诗社的却是探春。从有了诗社之后,林、薛、宝玉、湘云诸人才能经常集会,展开了年轻人不以长辈为中心而自己活动的局面。这是探春具有组织能力的一点侧面表现。

  当探春被拱出主持家计时,她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证明自己的独特。让大观园变成可以生财之处在当家理财上再次显示了一个有决断有魄力的女性形象。

  曹雪芹赐予探春一个“敏”字,这是最恰当最准确的评价。她性灵敏锐,作事敏捷,心地敏慧。说明探春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仪”,倘若有人敢冒犯她,她就会像狮子一样伸爪扑倒任何人。因此,就连恃权横行的王熙凤也惧她三分。王熙凤与探春都堪称现代女强人的典范,但是探春之所以高出王熙凤一头,最关键之处是探春“知书识字”,也就是文化素质高,所以王熙凤不得不承认探春比她“更利害一层了”。

  探春也是一个封建等级制度中正统地位尊卑有别的维护者。她在心理也存在着因庶出的敏感而产生的势利心理。她生性反对迎春的懦弱忍受,也反对惜春的绕着是非走,她反对这种弱者行为。因此每当触及到她的出身时,她是不惜一切的抗争。这固然反映了她强的一面,但也透露她极为“敏感”的一面。这里完全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去“辖治”不守封建秩序的奴隶。这也反映出了探春坚决维护封建大家族里的等级尊卑。

  探春还是一个具有政治远见,不畏惧旧势力和权威的勇敢女子。在府中,探春极早就感觉到大家族所潜伏的种种危机。只有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方能敏锐地察觉出来,并勇于指出其弊端的严重后果。第七十四回“惑奸馋抄检大观园”这一事件中,唯独探春显示出了不同的态度:她只让婆子们搜自己的箱子,不肯让她们搜丫环们的,她不单是在保护自己的丫头,更是对此种荒唐做法的大胆抗议。

  探春之所以有准备地猛烈地发威,还因为在她心之深处有一种特有的痛点。正如作者所指出,王善宝家的之敢于猖狂,也因为探春“又是庶出,她敢怎么着?”她从在娘胎里就被注定了和自己生身之母身份地位的矛盾。年纪越长,这种矛盾感觉越明显。这种仗势欺人的奴才,欺负的不仅是一个小姐,也是在颠倒一种社会关系,这恰恰是探春所不能容忍的,她的伤心愤怒都是冲着一件事:这是自杀自灭的征兆。

  但是,家族大厦的倾覆注定了探春的悲剧结局。探春的远嫁,表面上体面,其实最终也是一场悲剧。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离家千里,孤身一人,无依无靠,最终也只能是一声叹息。所以,“探”春者,叹春一去不回头也。

  曹雪芹既写出了探春性格上的缺陷,也同时立体地展现了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然而最终也只有千里东风相伴。这是探春的悲剧、贾家的悲剧,更是在那一个家族时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