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理论在线 >> 党员干部读书征文 >> 正文

把最美的作品奉献给人民

—— 重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http://www.ljxww.com  2016-08-03 15:50:28   来源:连江县文联  【字号

  连江县文联     吴安钦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今已七十多年了。但是,这部光辉著作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如今重读,意味隽永,体会深刻,在心灵深处是又一次的洗礼。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首要的一点就是,文艺的源泉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著作中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这不仅阐明了文学艺术的来源,而且体现了毛泽东同志鲜明的群众观点。同时,他还指出,“人类的社会生活虽然是文学艺术的唯一的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群众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文艺工作者,人民群众不仅喜爱轰轰烈烈的现实生活,更追求如诗如画的理想境界。这是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层面上美好理想的崇尚。因此,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最直接最深厚的源泉。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忘记和脱离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最大的危险。因此,作家艺术家要把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为己任,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创作的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鲜活实践,以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要做到这一点,那么,作家、艺术家就必须自觉把人民群众观点、艺术眼光和引领风尚的艺术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然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文学艺术唯一的取之不尽的源泉。那么,作家、艺术家就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服务人民作为根本宗旨,把人民作为文艺的表现主体,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作家艺术家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使自己的作品联系群众、表现群众、做群众的忠实代言人。要把人民群众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文艺之根,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愿望,把握群众需求。这里,关键在于,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第一手的创作素材,只有真正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才能生活到位、情感到位、艺术到位,为创作优秀作品奠定良好基础。

  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精神劳动,其作品是艺术家用心灵创造的艺术产物,不是简单的生活实录。也就是说,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总是寄托着作家、艺术家一定的社会理想、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文艺家要具备艺术眼光,在深入生活的同时,还要认真学习和继承前人的文化成果,深刻认识文艺作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自豪、礼敬和虔诚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生活现象的价值转化为精神和审美的价值。

  引领时代风尚是每一个讲党性的作家、艺术家坚持不渝的自觉追求。这首先要解决文艺家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问题。艺术不仅要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重要的是,还要引领社会新的风尚。当前,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日趋频繁的条件下,作家、艺术家引领时代风尚的责任更加重大。作家、艺术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站在人民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和历史的高度,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真正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推进文化创造、弘扬文明风尚的历史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文艺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艺作品成为人民心灵的家园、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成为鼓舞人民奋进的号角。

相关新闻